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裂头蚴病
裂头蚴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parganosis mansoni

概述

曼氏裂头蚴病(sparganosis mansoni)系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的裂头蚴移行于眼部、皮下组织或脑、肾、肺等脏器所致疾病。曼氏迭宫绦虫较少寄生于人体。

病原学

曼氏迭宫绦虫寄生于猫、犬等动物小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后在水中发育,孵出的钩毛蚴在剑水蚤(第一中间宿主)和蝌蚪、蛇、鸟、鼠、猪等(第二中间宿主)的肌肉与肺组织中发育为裂头蚴。当猫、犬吞食含有裂头蚴的蛙、蛇、鸟等后,则幼虫在其肠内发育为成虫。

流行病学

曼氏裂头蚴病呈世界分布,以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多见。国内多见于广东、吉林、湖南、福建和海南等省。感染途径:①大多数病例以蛙肉敷贴于皮肤创伤、眼疾、齿部位而受感染,或蛇肉敷贴齿,从口腔黏膜侵入;②生食或半生食含裂头蚴的蝌蚪、蛙肉、蛇肉、鸡肉等感染;③饮用或接触带原尾蚴剑水蚤的生水,原尾蚴可经消化道、皮肤或伤口侵入体内而感染。

发病机制

裂头蚴寄生部位多因感染方式而异,裂头蚴经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一般多迁徙至表皮、黏膜下或浅表肌肉内,并可迁徙至脑、肺部等脏器组织内;侵入眼睑感染后,幼虫从颊部皮肤溃破处爬出;消化道感染后,幼虫一般不能在肠道发育为成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继而迁徙至全身各脏器发育为裂头蚴。一般以眼睑、口腔、颊部、四肢、腹壁、脑等处多见。尚可寄生肺动脉和淋巴管。幼虫周围呈炎症反应及嗜酸性肉芽肿和囊腔形成。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于皮下裂头蚴和眼裂头蚴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取出幼虫;在不取出幼虫的情况下给予抗寄生虫治疗通常无效。应将整个幼虫都取出;如果其头部和原头蚴未取出,则其仍可存活且可能导致疾病复发。

脑脊髓裂头蚴病的病变可出现于脑或脊髓的任何部位,随后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常见癫痫发作、头痛和偏瘫。脑裂头蚴病的MRI表现可能包括聚集的环状强化(通常为3~6个珠状环),病灶呈隧道样强化,以及影像学病灶随幼虫的移行而迁移。脑脊液分析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果可行,治疗方法应包括手术取出幼虫。如果无法手术取虫,则需要每个月重复给予吡喹酮,直至影像学检查显示活动性病变消失。

内脏裂头蚴病是由裂头蚴在胸腔或腹腔内移行和生长导致。肺裂头蚴病可累及气道、肺实质、胸膜和肺血管。影像学检查可能显示边界不清、管状或圆形的复杂囊性肿块。通常根据相应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作出诊断,而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证据支持诊断;在手术切除的组织中找到绦虫则可确诊。治疗方法应首选手术取出幼虫。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需要给予大剂量吡喹酮治疗。

预防

不吃未烧熟的蛙、蛇肉等,不以蛙、蛇肉及皮敷贴眼部或皮肤溃疡。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实用内科学,第16版,978-7-117-32482-3,2022.06
实用内科学,第13版,978-7-117-11864-4,2012.09
下一篇:多头绦虫蚴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