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皮肤阿米巴病
皮肤阿米巴病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mebiasis cutis

概述

皮肤阿米巴病通常继发于阿米巴性肠病或阿米巴性肝脓肿。皮损是含有阿米巴的疼痛溃疡,排出坏死组织及发臭的脓液。

病因

内阿米巴属包括溶组织内阿米巴种和地斯帕内阿米巴种。阿米巴病通常指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E.h)的感染。 地斯帕内阿米巴(Entamoeba dispar,E.d)内阿米巴种感染后并不引起症状,并能自然清除。在正常情况下,内阿米巴原虫寄生在大肠,偶尔侵入肠黏膜并可播散到其他器官。内阿米巴原虫在活动繁殖期是做变形运动的滋养体,直径为10~60μm,存在于新鲜粪便中。环境不良时变成有壁的球形包囊体,含有1~4个核,直径为5~20μm,随粪便排出体外。

皮肤阿米巴病很少见,通常是由肠阿米巴病直接扩展到肛门附近的皮肤,滋养体移植于有创伤或无明显伤口的皮肤内。滋养体偶然移植于子宫颈、阴道及生殖器外部。男性外生殖器也可发生皮肤阿米巴病,阴茎或龟头的阿米巴性溃疡可由同性肛交及异性性交所引起,此类疾病在国外称为性病性肠病综合征(gay bowel syndrome)。阿米巴肝脓肿患者的脓肿于腹部皮肤处溃破时,溃孔附近可发生皮肤阿米巴病,或是在施行引流的外科手术时,滋养体可移植于后腹壁而引起皮肤溃疡。我国早已有手术后阿米巴性溃疡发生于腰部切口的报告。有的患者因肠病而作结肠切开或截除等外科手术后,腹部切口附近也可因滋养体移植而发生皮肤阿米巴病。

组织病理

溃疡附近的表皮肥厚,真皮水肿,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坏死组织和扩张的血管及淋巴管内都有成群的阿米巴性滋养体,体内有空泡,嗜酸的细胞质内可有红细胞。

症状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镜下检查:从溃疡边缘刮取未坏死的新鲜物或获得新鲜粪便标本后,立即放入生理盐水中,可在显微镜下找到吞噬红细胞的滋养体或包囊。溃疡边缘的组织标本做切片后用PAS法染色,有时也可查见。进行人工培养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血清学试验常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法,再发生阿米巴病后数年内可呈阳性反应,故不能用以区分体内有无活动性病变。血清学试验在感染致病性阿米巴时呈阳性反应,而感染非致病性阿米巴几乎不出现血清学反应。其他有补体结合、沉淀素、间接血凝素及凝胶弥散试验。

鉴别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首选药物仍是甲硝唑,对肠阿米巴病尤其肠道外的皮肤阿米巴病有效,而且不良反应较少、较轻,成人可服 750mg(400~800mg),每日 3次,连服10日。儿童量为50mg/(kg•d),每日3次,连服7~10日。氯碘羟喹软膏(柯艾琳)、1%甲硝唑软膏可以局部应用。

依米丁(emetine)肌内注射0.03g,每日2次,连服7~10日,皮肤阿米巴病可在数日内显著好转,但毒性较大,忌用于幼儿、妊娠妇女、肾功能不良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常见不良反应是多发性神经炎,其次是胃肠反应及心肌损伤。去氢依米丁(dehydroemetine)由肌内注射,注射量为1.5mg/kg,最大量为90mg/d,连用10日。

并发的肠阿米巴病或阿米巴性肝脓肿应该同时治疗。各种碘喹啉制剂,如氯碘喹啉、喹碘仿、双碘仿可消灭肠内阿米巴;四环素也有效,可每次服250mg,每日4次,连服10日。氯喹能杀灭滋养体,尤其适用于阿米巴肝脓肿,最好和甲硝唑及依米丁或去氢依米丁同时应用,必要时穿刺脓肿及切开引流,无须切除病灶。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下一篇:利什曼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