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游泳池肉芽肿
游泳池肉芽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wimming pool granuloma

概述

占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50%~80%。本病由Norden等于1951年首先报告,多发于游泳者或在海水或淡水鱼塘中工作者,皮肤被擦破而有海鱼分枝杆菌(M.marinum)侵入后,经过3周左右的潜伏期,侵入处发生慢性肉芽肿。

本病最常见呈感染性肉芽肿表现。皮损初为单纯皮肤感染,也可侵犯其他组织。初发时多为一个豌豆大小的淡红色丘疹或脓疱,通常出现于手背、足背、肘部或膝部等在3周前曾被擦破的部位,有的溃破而有褐痂覆盖,没有疼痛或其他自觉症状,也不伴有全身性表现,区域性淋巴结不肿大(图1)。本病有时还有深部组织感染,呈孢子丝菌病样皮损。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脓肿和形成播散性感染。多半在数月或1~2年内自然痊愈。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反应。个别病例呈慢性经过,可迁延数年以上。

图1 游泳池肉芽肿

病因学

海鱼分枝杆菌又称为巴奈分枝杆菌(M.balnei),由耐酸染色法染色,菌体比结核分枝杆菌宽而长。生长条件严格,在空气中37℃任何培养基中均难以生长,其最适温度为22~33℃,一般培养8~14日可见菌落。海鱼分枝杆菌属于Runyon分类中Ⅰ类光产色菌,菌落在培养基上曝光后,24小时内可产生黄色素。海鱼分枝杆菌自然栖息于水中,可致水中变温动物如鱼类、海豚、虾、蛇、水蚤等患病,对人类为条件致病菌。

游泳池肉芽肿由海鱼分枝杆菌(M.marinum)感染导致。

解剖学与组织学

早期的组织变化是角化过度和棘层肥厚,真皮有炎性浸润,主要有淋巴细胞、多形核粒细胞、组织细胞浸润。

陈旧病灶为典型的由上皮样细胞和朗格汉斯巨细胞构成的结核样结构,无典型干酪样坏死,肉芽肿反应也可侵犯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组织抗酸染色可找到抗酸杆菌,但一般数量很少。

组织切片、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不高,为13%~33%,而组织、脓液培养阳性率较高。常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较高,可达82%。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最有效的疗法是用切除术、激光、液氮或电灼术尽可能去除病变组织,并辅以药物治疗。传统的药敏试验方法并不适用于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因而抗菌治疗应按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十字方针”: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治疗。可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多西环素100mg,每日2次,加复方磺胺甲唑1g,每日2次;或利福平600mg/d加乙胺丁醇15mg/(kg•d),总疗程至少3个月。如患部并用红外线、温湿敷、透热等理疗方法可增加疗效,溃破时可涂敷1%氯法齐明软膏。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下一篇:孢子丝菌病样分枝杆菌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