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apulonecrotic tuberculids
概述
中心坏死的小丘疹往往对称分布于四肢的伸侧,通常发生于别处有慢性结核病的儿童或青年,称为丘疹坏死性结核疹。发生于面部的较深损害被称为痤疮炎(acnitis)。发生于手足背侧、前臂及踝部的浅损害被称为毛囊疹(folliculis)。先为丘疱疹,以后化脓或发展成不痛的坚实结节。好发于小腿及臀部的痤疮样损害被称为瘰疬性痤疮。这些名称现已罕用。
病因学
本病被认为结核疹之一,往往伴有其他结核病或结核疹,可能是体内结核的细菌性血栓经血流散播到皮肤所致。有人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阿瑟斯(Arthus)反应,以后引起延迟过敏反应而抑制结核菌的生长活动,表现为淋巴组织细胞性血管炎。有人根据其血管的变化认为本病可能是血管炎的一种类型,与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相类似,也可能为同一疾病。
组织病理
本病早期表现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而后单核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真皮有炎症,或有结核性浸润而发生液化性坏死,血管可有血管内膜炎,血管内常有血栓形成,以后局部坏死而溃破,毛囊及血管周围和坏死区附近都有炎性浸润。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本病可自然痊愈。发现结核性感染灶时要应用抗结核治疗。抗生素软膏的局部应用可防止继发性感染。较重患者可用氨苯砜或雷公藤,严重的患者可用泼尼松20~30mg/d,也可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