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gonorrhea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淋球菌)感染引起,主要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可有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淋球菌呈卵圆形或肾形,无鞭毛、芽孢,常成对排列,接触面平坦或稍凹陷,直径0.6~0.8μm,革兰染色阴性。淋球菌的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35~36℃,pH 7.2~7.5,含5%~7% CO2的环境。淋球菌离开人体后不易生长,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弱,52℃只能存活5分钟,60℃1分钟内死亡;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1~2小时即死亡,但在不完全干燥的环境和脓液中则能保持传染性10余小时甚至数天;对一般消毒剂很敏感,1∶4000硝酸银溶液7分钟死亡,1%苯酚1~3分钟死亡。
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天然宿主。淋球菌主要侵犯黏膜,尤其对单层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所形成的黏膜有亲和力,通过其表面菌毛含有的黏附因子黏附到柱状上皮细胞的表面进行繁殖,并沿生殖道上行,经柱状上皮细胞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繁殖,导致细胞溶解破裂;淋球菌还可从黏膜细胞间隙进入黏膜下层使之坏死。淋球菌内毒素及外膜脂多糖与补体结合后产生化学毒素,能诱导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吞噬,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化脓和疼痛;如治疗不及时,淋球菌可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成为慢性病灶。近年来研究表明淋球菌的菌毛和外膜主要蛋白具有抵抗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杀伤作用的能力。
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淋病患者是其传染源。少数情况下也可因接触有淋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衣裤、被褥、毛巾、浴盆、坐便器等)而被传染。女性(包括幼女)因其尿道和生殖道短,很易感染;新生儿经过患淋病母亲的产道时,眼部被感染可引起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妊娠期女性患者感染可累及羊膜腔导致胎儿感染。
1.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直肠炎
头孢曲松钠250~1000mg一次肌内注射;或大观霉素2.0g(宫颈炎4.0g)一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克肟400mg,口服,单次给药;或头孢噻肟1g,肌注,单次给药。
2.淋菌性咽炎、妊娠期淋病、成人淋菌性眼炎
头孢曲松钠250~1000mg,一次肌内注射;或头孢噻肟1g,肌内注射,单次给药。新生儿淋菌性眼炎:头孢曲松钠25~50mg/(kg·d)(单剂不超过125mg)静脉或肌内注射,连续3天。
3.淋菌性盆腔炎、播散性淋病、淋菌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
头孢曲松钠1.0g/d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连续10天以上,或大观霉素4.0g/d,分2次肌内注射,连续10天以上。淋菌性脑膜炎和心内膜炎疗程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