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lymphogranuloma venereum

中文别名 :腹股沟淋巴肉芽肿病

英文缩写
LGV
英文别名
lymphogranulomatosis inguinalis
概述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亦名腹股沟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inguinale),性接触传染,主要累及淋巴系统。L1、L2和L3血清型沙眼衣原体是本病的病原体。

● LGV 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L1、L2、L3三种血清型引起。

●本病病程分3个阶段:早期生殖器初疮、中期淋巴结病、晚期生殖器象皮样肿和直肠狭窄。

●治疗首选多西环素,其次为大环内酯类药物。

病因

病原体属于沙眼衣原体类,有L1、L2及L3三种血清型。本病的衣原体能在鸡胚卵黄囊中培养,也可接种于猴及小鼠而引起脑膜脑炎。性交是主要的传染途径,偶可经污染物品间接传播。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南美洲、印度、东南亚、非洲及加勒比等地区的国家均有发病,我国少见。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经间接接触传染。

组织病理

组织变化是有脓肿的感染性肉芽肿,中央是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和其他组织坏死的脓肿,外围有很多上皮样细胞,往往排列成栅栏状,脓肿的范围可以越过外围的上皮样细胞而达表皮,表皮坏死及溃破。陈旧损害的组织内常有较多的浆细胞,也可有异物巨细胞。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试验

可采用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免疫荧光(MIF)试验、单一包涵体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高滴度的衣原体抗体(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64,MIF滴度≥1∶512),或者间隔2周以上前后2次的抗体滴度相比有4倍增加对本病有诊断意义。

2.培养法

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阳性。

3.核酸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法等检测沙眼衣原体核酸阳性。核酸检测应在通过相关机构认定的实验室开展。

诊断标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可选用下述抗生素治疗:①多西环素,0.1g,2次/d,连续21天;②四环素,0.5g,每天4次,连用21~28天;③红霉素,0.5g,4次/d,连续21天;④复方新诺明,2片,2次/d,连续21天;⑤米诺环素,0.1g,2次/d,连续14~21天;⑥阿奇霉素,1.0g,每周1次,连用3周。

淋巴结化脓时行抽吸,并注入抗生素,一般不主张切开排脓。晚期并发症需手术治疗,但效果常不理想(广泛纤维化和局部血供受损之故)。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现代皮肤科学,第1版,978-7-117-31724-5,2021.11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1版,978-7-117-29665-6,2020.12
上一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