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ilker nodules
中文别名 :副牛痘
英文别名
paravaccinia
概述
本病又称副牛痘(paravaccinia)。挤奶或宰牛人和病牛的乳房接触后,经过5~14天,手部、腕部或前臂等和牛乳房接触处开始出现一个炎性小丘疹,以后发展成豆粒大或较大的半球形结节,表面光滑并呈褐红色,以后因顶部有水疱或脓疱于干涸后结痂,容易误认为化脓性肉芽肿(图1)。有时,损害附近有2~3个新损害出现,或是结节发生后1~2周出现广泛的丘疱疹、风团或多形红斑状皮损。损害没有自觉症状,或是只有轻微的痒感或疼痛,区域性淋巴结往往轻度肿大。患者在数周内自然痊愈。

图1 副牛痘
病原学
病原体是卵圆而呈砖形的副痘病毒(paravaccinia virus),又称假牛痘疮病毒(pseudocowpox virus),通常只侵犯牛的乳头或乳房而引起水疱性皮损,人和牛的皮损接触可被传染而发生本病。组织变化主要为假上皮瘤性增生,真皮尤其乳头层内有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及浆细胞等浸润。
作者
方洪元;齐蔓莉;邢卫斌;张秉新
来源
朱德生皮肤病学,第4版,978-7-117-20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