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eningioma
脊膜瘤(meningioma)占椎管内肿瘤的10%~25%,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也可起源于蛛网膜和硬脊膜的间质成分。80%以上发生在胸段,颈段次之,腰段极少。绝大多数肿瘤长于髓外硬膜下,少数可长于硬膜外,通常发生在靠近神经根穿过后突起处,大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以单发为多,呈实质性;少数呈片状如“地毯”样分布。质地较硬,包膜上覆盖有较丰富的小血管网,肿瘤基底较宽,与硬脊膜粘连较紧,很少附着于蛛网膜,极少浸润到脊髓内。肿瘤压迫脊髓使之变形,移位,在受压部位远端脊髓由于血供障碍,可出现水肿、软化甚至囊变。组织学上,脊膜瘤可分为上皮型、过渡型、纤维型、砂粒体型等,以上皮型最常见。切片中大部分可见到钙化,年龄越大,钙化率越高。少数脊膜瘤可发生恶变。
CT显示脊膜瘤最常见于胸段蛛网膜下腔后方,邻近骨质可有增生性改变,肿瘤多为实质性,椭圆形或圆形,有完整包膜,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有时在瘤体内可见到不规则钙化。增强后扫描肿瘤中度强化。MRI可清晰显示蛛网膜下腔阻塞和脊髓受压,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少数恶性脊膜瘤可突破脊膜长入硬膜外。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当肿瘤出现囊变时,常在其内见到高信号的囊变区域。增强后扫描,肿瘤呈较均匀强化,有时可见硬膜尾征,可以帮助确诊。
切开硬脊膜即可显露肿瘤,它与神经鞘瘤的最显著不同是肿瘤位于蛛网膜外,而神经鞘瘤则多位于蛛网膜下。如肿瘤位于脊髓的背侧或外侧则切除较易,先铲除肿瘤附着在硬膜上的基底,离断肿瘤的血供。可以在距离肿瘤边缘2mm处切开硬膜的内层,在硬膜内外两层之间将肿瘤附着的硬膜内层与外层分离,切除该处的硬膜内层也就切除了肿瘤的基底。也可以围绕基底部将硬膜用剪刀剪开,将肿瘤与脊髓完全分离连同基底部脊膜一并切除。后者需要用腰背筋膜或者人工硬膜修补硬膜的缺损。位于脊髓前方的脊膜瘤,可以用无损伤缝线悬吊脊髓齿状韧带,使脊髓旋转移位,从而增加腹侧的暴露,便于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