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neurilemmoma

中文别名 :施万细胞瘤

英文别名
Schwannoma
概述

神经鞘瘤多发生于感觉神经,颅内仅视神经和嗅神经无鞘膜细胞覆盖,故不发生神经鞘瘤,其他脑神经均可累及,其中听神经瘤和三叉神经瘤是最常见的颅内神经鞘瘤,而单个发生于其他脑神经的神经鞘瘤则非常少见,大多仅限于个例报道或小组病例报道,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和MRI的临床应用,对这些肿瘤的诊断日益明确,也推动了治疗效果的提高。

类型

(一)眼球运动神经瘤

主要指单个发生于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展神经等的神经鞘瘤,迄今共报道了40例,其中动眼神经鞘瘤为24例(占60%),滑车神经鞘瘤为11例(占28%,展神经鞘瘤为5例(占12%)。年龄分布为10~54岁,平均发病年龄为44岁,女性似乎多见(约占60%)。病程较长,约2~5年。

临床表现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不同,在已报道的这些肿瘤中,绝大多数位于鞍旁至上斜坡、天幕下,部分可长入海绵窦及鞍内,一例位于眶内;囊性较少见,多为实质性;绝大多数为单发,一例为恶性,且与其他肿瘤合并发生。首发症状多为眼球运动障碍,但也有约1/3的患者并不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主要症状可能与累及的神经有关,即动眼神经鞘瘤多以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而滑车神经鞘瘤表现为滑车神经功能影响,展神经鞘瘤的首发症状为单侧外展不能。同时可伴有周围其他神经功能障碍,如累及第Ⅱ、Ⅴ等脑神经,并可有脑干功能的影响。

在MRI应用以前,确诊相当困难,多误为蝶骨嵴脑膜瘤、动脉瘤、三叉神经鞘瘤等,甚至误诊为脑干肿瘤。直至MRI普遍应用后,至20世纪90年代,其诊断渐趋明确,但因其罕见,故仍有误诊。因此对位于该部位的肿瘤,首发症状为眼球运动不能的,应作系统的辅助检查,包括CT、MRI、DSA等,结合病史,作详细的鉴别诊断,其影像学表现同神经鞘瘤。在除外脑膜瘤、动脉瘤等其他肿瘤时,要高度考虑眼球运动神经瘤的可能(图1)。

图1 左侧动眼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因其位置深在,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故手术入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肿瘤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多选用改良翼点入路,结合眶颧入路、翼点-颧弓入路、岩骨前入路或联合入路等,争取全切除,可获得根治。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Schultheiss-R(1993)报道第一例动眼神经鞘瘤全切且没有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其他病例多伴有载瘤神经功能缺失、第Ⅴ对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因此,对该类肿瘤在争取肿瘤全切的同时应注意保护邻近的脑神经,并保留或修复载瘤神经,最大可能减少眼球运动障碍。

(二)面神经瘤

面神经瘤仅次于听神经瘤和三叉神经瘤,列颅内神经鞘瘤的第三位。肿瘤主要起源于面神经的感觉支,可发生于面神经的任何部位。颅外的面神经瘤已由耳鼻喉科医师大量报道,而颅内的面神经瘤仅见小组病例报道。

颅内的面神经瘤主要位于中、颅后窝,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听力丧失、较早出现的面瘫、面部疼痛、面肌抽搐等。CT及MRI等影像学表现与听神经瘤难以区别,可依据临床症状进行鉴别。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手术入路同听神经瘤,关键问题是如何保留和修复面神经,并且保留听力。因手术时面神经大多难以保留,因此多主张术中即行神经修补或吻合。全切除后复发罕见。

(三)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和舌下神经鞘瘤

主要为起源于Ⅸ、Ⅹ、Ⅺ脑神经的神经鞘瘤一般归入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舌下神经虽然并不通过颈静脉孔出颅,但其行径与颈静脉孔区相距较近,故常将其一起描述。单发于Ⅸ、Ⅹ、Ⅺ和Ⅻ脑神经的神经鞘瘤非常罕见,有报道的约为37例,其中8例为舌咽神经鞘瘤(占21%),5例为迷走神经鞘瘤(占13%),7例为副神经鞘瘤(占20%),17例为舌下神经鞘瘤(占46%)。

该类神经鞘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在早期以受累及的神经功能损害为主,如舌咽神经鞘瘤表现为同侧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可伴有听力减退;迷走神经鞘瘤则表现为颈静脉孔综合征;副神经鞘瘤表现为斜方肌痛、胸锁乳突肌萎缩,感觉迟钝;而舌下神经鞘瘤主要为舌肌萎缩,也可伴有其他相邻的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在肿瘤较大时,多伴有脑干受压症状。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常表现为同侧颈静脉孔的扩大,正常情况下约95%双侧颈静脉孔相差在12mm以下,两侧相差大于20mm,则有诊断意义。而舌下神经鞘瘤则可表现为岩锥、舌下神经管及颈静脉孔区的骨质破坏。CT及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CT骨扫描可了解颅底骨质破坏情况,而MRI可三维成像,其平扫和增强图像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及与相邻结构的关系,较大肿瘤可向颅内、外生长,颅底骨质破坏明显,该部位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同一般的神经鞘瘤。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须与颈静脉球瘤等鉴别,必要时可行DSA检查以明确诊断。

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入路可选择后外侧枕下入路或外侧入路(Fisch颞下窝入路)(详见颈静脉球瘤),应争取手术全切除。在全切除的病例,大多伴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吞咽困难、呛咳、声音嘶哑、舌肌萎缩等。故考虑到该部位手术的危险性和神经功能损害的问题,对较小的肿瘤可采用γ刀治疗,肿瘤较大时,仍应手术治疗,对颅内外沟通瘤,则可分期手术或残余肿瘤用γ刀治疗控制。

(四)其他罕见部位的神经鞘瘤

1.脑干神经瘤国内外均有报道。在已报道的病例中,多发生于脑桥,以神经纤维瘤多见,确诊有赖于MRI检查,显微手术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疗效,较小肿瘤或残余肿瘤可用γ刀治疗。

2.鞍区神经瘤主要指起源于视神经或视交叉的神经瘤,非常少见。

3.大脑实质内的神经瘤罕见,其起源不清楚,可手术切除。

作者
钟平;史玉泉
来源
实用外科学(第4版)(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三叉神经鞘瘤 下一篇:脑垂体腺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