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脑肺吸虫病
脑肺吸虫病
概述

肺吸虫成虫除寄生于宿主的肺部外,还可以在宿主体内游走,约20%~26%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脑和脊髓病变。本病多见于温带地区。

病理和发病原理

肺吸虫成虫经胸纵隔,沿颈动脉管侵入颅腔,多数直接侵入颞枕叶,再到达其他脑叶。有时虫体穿入侧脑室,从而侵入对侧大脑半球,少数沿颈静脉或椎动脉侵入小脑,通过膈肌以下的椎间孔直接侵入椎管。脑内病变早期为成虫在脑内爬行和虫卵等引起脑组织坏死、出血和反应性炎症,形成界限不清的肉芽肿。以后病灶中心逐渐坏死、软化、液化,周围形成结缔组织包膜而成一边界清楚的脓肿或囊肿。晚期因脑组织多处破坏,纤维组织与神经胶质增生以致皮质和皮质下白质萎缩,脑沟和脑室扩大。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本病是全身肺吸虫病的一部分,因此治疗首先必须着重于全身治疗。主要杀虫药有:吡喹酮,总剂量120~150mg/kg,2~3天疗程,一日量2~3次分服。硫氯酚,成人剂量3g/d,分2~3次口服,隔日服药×10~20天。氯喹每天15mg/kg等。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①药物治疗无效,病情进行性恶化或出现颅内压增高症,脊髓压迫症。②病变局限,可以切除。③包膜形成的脓肿或囊肿。上述术后患者仍应继续抗肺吸虫治疗。此外对有癫痫等患者给予相应的症状治疗。

作者
周良辅
来源
实用外科学 (上册),第3版,978-7-117-14353-0
上一篇:脑血吸虫病 下一篇:脑棘球蚴虫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