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skull defects
颅骨缺损的主要原因有: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穿透伤;②不能复位的粉碎或凹陷性骨折行扩创术后;③严重颅脑外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④小儿颅骨骨折,可随头颅的生长而裂口增大形成颅骨缺损。
由于颅骨缺损的患者基本都伴有脑组织的损伤,并且缺损时间及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伴有的症状复杂多样。所以,至今我们对单纯颅骨缺损所致的颅腔生理改变仍然不甚明了。颅骨缺损综合征可能与局部瘢痕、大气压力、脑血流灌注、脑脊液循环、中线结构偏移有关系。而脑脊液循环压力的改变既联系着局部瘢痕和大气压力的创伤因素,又可能与脑血流灌注和中线结构的偏移有关。由于大气压力或瘢痕牵拉而下陷的头皮皮瓣对脑组织的压迫激惹和胶质细胞的增生对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脊液循环产生影响,也许包含部分虹吸作用导致中线偏移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最终导致缺损区脑功能障碍。这是颅骨缺损综合征的症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病理过程。
大量的临床资料观察都指出在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患者中,颅内脑脊液压力均呈下降趋势。我们注意到,临床上还存在另外一种低颅压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IHS),其发病临床特点与颅骨缺损综合征极其相似。因此有学者猜测,颅骨缺损综合征的产生很可能也混杂有低颅压综合征的症状,甚至两者发病机制都相同,来源于低颅压。
颅骨缺损的治疗是行颅骨修补术。>3cm2的颅骨缺损应做修补。手术目的为保护脑组织,缓解临床症状,恢复美观。目前可供修补的材料有自体和人造材料两种。前者使用患者自身的肋骨、髂骨作为修补材料,较少采用。常用的为后者,采用高分子聚合材料或钛金属等植入材料。高分子聚合材料主要有加网增强的硅橡胶颅骨板、多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成的可塑性自凝材料以及羟基磷灰石或陶瓷材料所制成的新型颅骨成形片。此类修补材料具有强度适宜、组织相容性好、不易降解、不影响影像学检查的优点。金属材料主要有钛板或钛合金制成的颅骨修补片。具有较强抗压性能、组织相容性亦好,而且易塑形。具体采取何种修补材料,应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和患者自身条件来决定。颅骨修补的时间,在无感染的情况下,手术可在伤后3个月到半年施行;若为感染性伤口,则手术时间应延迟至伤口愈合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