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颅内积气
颅内积气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neumocephalus

中文别名 :气颅

概述

颅内积气又称气颅,是指颅腔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空气或气体,包括硬膜外、硬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内或脑室内。临床上常根据积气的压力将气颅分为单纯性气颅和张力性气颅。Thomas于1866年报道了第一例颅内积气。颅内积气的常见病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颅骨缺损(颅脑手术、外伤、先天性骨质缺损、肿瘤等)、颅内产气细菌感染、侵袭性操作(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麻醉、脑室穿刺等)和气压伤。

开颅颅脑手术术后常规CT平扫显示,在约66%的患者中发现5%~10%的颅内积气量,并且在几乎所有患者中均能发现或多或少的颅内积气。外伤后气颅约占颅脑损伤的9.7%,多由于颅底骨折累及鼻窦或乳突气房所致,因此常合并有脑脊液漏。最常见的部位是前组筛窦骨折造成额部硬膜下积气或局部脑内气囊肿,其次是因后组筛窦或蝶窦骨折而致。

空气入颅的机制与受损窦腔内气体压力骤然升高有关,如擤鼻、咳嗽或打喷嚏时,均可使空气压进颅内。但有时亦可因颅内压过低,源于液体动力学的影响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可将空气吸入颅内。另外,在开放性颅脑外伤或火器性脑穿透伤时也可以将空气直接带入颅内,形成硬膜下、脑内及脑室内积气。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及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目前对于气颅的治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依伤情而定。对于少量散在颅内积气,除给予抗菌治疗预防感染外,不需要特殊处理,气体常能自行吸收。也有部分学者提出提高吸氧浓度有助于颅内积气的吸收。对于大量颅内积气,特别是有张力气颅表现时,应及时钻孔排气,患者可因为打喷嚏而使颅内压急骤升高,从而引起脑疝甚至死亡。对伴有脑脊液漏的复发性气颅,应按脑脊液漏的修补原则,及时施行手术。对于颅脑损伤需手术时,尤其是伴有气颅者,应排空积气、缝合硬膜。手术腔放置引流管者,缝皮前需用生理盐水冲灌以排出气体。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或火器性脑穿透伤伴有颅内积气时,应一次彻底清创,排空气体,妥善修复硬膜。

作者
徐健;周范民;史玉泉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上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脂肪栓塞 下一篇:低颅压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