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概述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在伤后3天至3周内出现的硬膜下血肿,而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的则称之为慢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较低,临床上,在1周内发生的亚急性血肿与急性血肿相似;而1~3周内发生的则与慢性血肿的临床表现相同。

病因及病理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原因为硬膜下腔的少量、持续性出血积聚而成。出血主要来源于皮质小血管或桥静脉的损伤。血肿形成后1周,硬膜下、血肿周围可形成一纤维囊壁,称为外膜。3周左右在蛛网膜表面又可形成内膜,将血肿完全包裹。在这一过程中,血肿液化并在CT表现上逐渐呈低密度。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扩大原因,血肿腔内高渗透压机制目前已被否定。多数研究认为血肿腔的不断扩大与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和凝血机制障碍有关。研究还发现血肿腔内白蛋白与γ球蛋白的比例及白蛋白与总蛋白的比例高于血清中的比例,这可能与白蛋白易透过血肿壁有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和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徐健;周范民;史玉泉
来源
实用外科学 (上册),第3版,978-7-117-14353-0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