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弥漫性轴突损伤
弥漫性轴突损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diffuse axonal injury

中文别名 :弥漫性轴突伤

作者
徐健;周范民;史玉泉
英文缩写
DAI
概述

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除了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外,脑白质的病理改变已被人们所重视。1956年Strich提出了大脑白质弥漫性变性,其特点是在伤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轴突肿胀断裂,在显微镜下可见轴突回缩球形成。以后的研究发现大脑白质的变性与病情有关。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公认并命名为弥漫性轴突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

病因学

引起DAI的原因,以前认为是头部旋转性外力所产生的脑部剪应力和牵张力撕裂神经元轴突,使形成退缩球。最近有人发现,直线加速损伤亦能造成DAI。有不少学者认为轴突退缩球并非是外力直接作用所致,而是轴突变性所形成。当脑外伤时,轴突发生肿胀、变性,远端轴突与神经元有逐步分离过程,神经元细胞质部分流到轴突受损外,并反流加剧轴突肿胀形成退缩球。

病理改变

弥漫性轴突伤的主要部位在脑的中央,如大脑半球的白质、胼胝体、脑干和小脑上下脚等处,出现多发性损伤、出血和肿胀。镜下检查,可在伤后24小时(最早6小时)后出现轴突肿胀和轴突退缩球。在外伤后3天,轴突退缩球更多且典型,轴突周围水肿加重。伤后数周或数月,轴突出现变性,脑白质萎缩,脑室扩大积水。

DAI的病理分级如下:第一级为大脑半球、胼胝体、脑干和小脑的弥漫性轴突伤。第二级为第一级病理改变外还有胼胝体的局灶性出血和坏死。第三级为上述病理改变以外加有脑干出血坏死。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充分给氧必要时做气管切开,有呼吸功能衰竭者使用呼吸机。氧饱和度维持在100%左右,有肺部感染者应积极应用合适抗生素。

2.监测和控制颅内压对于CT提示有脑肿胀或颅高压征象,或是深昏迷者(GCS3~8分)可给予颅内压监测,维持适当的脑灌注压。如颅内压高于20mmHg,应立即给予抬高头位、镇静、高渗治疗、脑室外引流等控制颅内压的方法,以减少伤后的继发性损害。目前的多中心RCT研究结果已不建议大剂量激素治疗。

3.头部降温发热患者应用物理降温,以保护脑组织。重症患者可使用冰帽或冰毯等降温措施,对于有顽固性颅内高压者亦有主张用亚低温治疗者。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糖正常。

5.手术治疗主要是解决颅内压顽固性增高,可行去骨瓣减压术,脑脊液外引流术等。

6.神经功能保护剂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

7.并发症的防治积极防治肺部、尿路、颅内及全身感染的发生,以及全身其他脏器功能不全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下一篇: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