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椎管狭窄症
椎管狭窄症
概述

椎管狭窄症是指由于椎管内增生性改变,导致椎管的继发性狭窄,压迫脊髓、脊神经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丛,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慢性退行性脊髓及脊神经根疾病。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的病变很多,主要有:①脊椎骨关节肥大;②椎间盘突出症;③后纵韧带骨化症;④少见病因,包括椎骨的畸形性骨炎、骨纤维结构不良、软骨发育不全、慢性氟中毒症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不足等。

病因学

(一)发育性脊椎狭窄

又称原发性椎管狭窄,系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二)退变型椎管狭窄

又称继发性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椎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脊椎滑脱性狭窄。

(三)医源性椎管狭窄

施行脊椎融合植骨术后,常可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全部椎板增厚,引起椎管狭窄症。

(四)外伤性椎管狭窄

(五)其他骨病所致之椎管狭窄症

如畸形性骨症和氟骨症等。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X线片检查颈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矢状径减小。CT扫描可清晰显示颈椎管形态及狭窄程度,凡椎管矢状径绝对值小于12mm者,属于相对颈椎管狭窄;绝对值小于10mm者,属于绝对颈椎管狭窄。临床上还常用同一椎骨的椎管前后径与椎体前后径的比值小于0.75作为诊断的一个指标。MRI可准确显示颈椎管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并能显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压情况。

X线片显示椎间盘高度降低、骨赘形成、小关节增生、半脱位甚至退行性改变性侧凸。伸屈位X线片(动力位片)可以用来判断有无节段性不稳定。脊髓造影后的CT检查可以较好地在横断面上显示骨性结构、中央管、侧隐窝以及椎间孔,一般认为腰椎管前后径<14mm,侧隐窝<2mm即可诊断该病。MRI对于诊断腰椎管狭窄也有较好的敏感性。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微,进展不明显者。大多数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而使症状缓解或改善,但复发率较高,常需反复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药物治疗、保护患部(腰围或颈托)和按摩患部等。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者;严重的神经根痛,神经根和脊髓受压症状进行性加剧者。

(2)手术目的

扩大狭窄的椎管、椎间孔和神经根管,解除对神经组织及其供应血管的压迫。

(3)手术时机与方法

在脊髓受压1年以内进行手术效果较好。手术一般作广泛椎板减压,原则上应切除所有狭窄部位的椎板,包括扩大狭窄的椎间孔与神经根管。

预防

预防椎管狭窄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宜坐位或低头过久等等。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开始,养成良好的姿势来预防椎管狭窄。床要软硬适中,避免睡床过硬或过软,使腰肌得到充分休息;加强背部肌肉锻炼。

作者
徐启武
来源
援疆实用外科手册,第1版,978-7-117-15518-2
实用外科学(全2册)(上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3版,978-7-117-17190-8
全科医生实用手册,第1版,978-7-117-29231-3
常用脊柱外科术中护理技术,第1版,978-7-117-14455-1
上一篇:寰枢椎脱位 下一篇:颅脑损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