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脱位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tlanto-axialdislocation

作者
徐启武
概述

寰枢椎是脊柱活动度最大的地方,也是最不稳定的部位。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dislocation)时,可使延髓及高颈位脊髓在颈椎伸屈活动时受压、神经受牵拉,也会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头颈部过伸、过屈活动或轻微的外伤常会使脱位加重。病变附近还可能出现软组织粘连,加重神经组织的功能障碍。

病因学

寰枢椎脱位的主要原因为齿状突发育不良或齿状突分离。齿状突底部有两个化骨中心,出生时融合,构成基底部;顶部还有一个化骨中心,2岁时化骨。约12岁时底部与顶部化骨中心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齿状突。齿状突与椎体之间有软骨板,两者成年时期融合。故任何一个时期发育异常,均可导致齿状突发育不良,部分或完全缺失,或不融合;有时,齿状突本身发育虽然正常,但齿状突与枢椎椎体之间无骨性融合,代之以软骨或纤维结合而造成齿状突分离。当存在寰椎横韧带不健全或枢椎齿状突发育不全或齿状突分离时,致使寰椎在枢椎上不稳定,使寰椎向前,枢椎向后脱位,形成该处椎管变窄。头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轻微外伤时,常使脱位加重。病变附近还可能发生软组织粘连,加重神经组织的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影像学检查

1.X线片

在正位张口X线片上,寰枢椎脱位常表现为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的距离不对称,两侧块与枢椎体关节不对称或一侧关节间隙消失。在侧位X线片上,可显示寰椎前弓至齿状突的距离超过正常,成人超过2.5mm,儿童超过4.5mm。有时还能见到游离的齿状突。

2.CT

可显示寰椎前弓至齿状突的距离超过正常,诊断标准同X线摄片;有时还能见到游离的齿状突。

根据影像学测定,可判断脊髓受压程度:寰椎前弓至齿状突的正常距离为2~3mm,4~6mm表示脊髓受压,超过10mm表示严重受压;椎管前后径为14~17mm时,脊髓可能受压,14mm以下肯定受压。

治疗

1.治疗选择

对于无临床症状及X线上显示畸形十分轻微的患者不需要手术。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椎管间隙<13mm,枕大孔水平前后径<20mm,或齿状突不稳定、活动度>10mm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的目的

解除脊髓压迫,加固并稳定关节活动。

3.手术方法

通常认为,经口入路切除齿状突、再经后入路行融合固定术是较为合理的手术方案。近来,一些学者采用经髁入路一期做齿状突切除减压和行枕颈融合固定术,或先取经口入路切开复位、再经后入路行融合固定术,或应用后入路行牵开复位和融合固定术。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寰椎枕化 下一篇:椎管狭窄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