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chronic cholecystitis

作者
向阳;张延龄
概述

慢性胆囊炎 (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囊慢性炎症性疾病,除胆囊壁有慢性改变外,尚有功能障碍,因而在诊断与治疗上存在一定分歧。

分类与病因

根据慢性胆囊炎的病因与病理,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结石性胆囊炎

胆囊内存在结石。

(二)非结石性胆囊炎

这类胆囊炎原因又有不同,有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有胆盐或胰液消化酶引起的化学性胆囊炎,有胆囊管狭窄或功能障碍引起慢性胆囊炎。

有一种无石性胆囊炎,多出现在危重病伴器官衰竭时。胆囊增大,壁变厚可达1cm,B超下可有明显 “双边影”,有人认为是多脏器功能衰竭中的肝胆系统衰竭。

胆囊管或胆总管的梗阻常是慢性胆囊炎的发病基础。当胆道发生梗阻时,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体积增大。由于胆囊的反复慢性炎症,胆囊壁有纤维组织增生,出现萎缩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还常伴有胆囊周围的一些病变,如胆囊周围炎、胆道消化道内瘘等。

病理学

慢性胆囊炎往往胆囊结石同时存在。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和疤痕收缩,胆囊往往缩小,周围可有粘连。如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有梗阻,胆囊亦可扩大。镜检显示黏膜破坏,为肉芽组织或疤痕组织所替代。囊壁有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以至钙化等改变这些病理改变都会对胆囊的浓缩和排空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囊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黏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黏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则演变为胆囊积脓。

在组织病理学上,慢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黏膜有无脱失,腺体有无增生和异型性,黏液分泌的量和性质的改变,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程度等方面。

轻度慢性的变化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和息肉的比例低,而重度者合并胆囊结石和息肉的比例增高,尤其是合并胆囊腺瘤和恶性肿瘤的比例较大。胆囊结石、息肉、腺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与长期的胆囊炎症有关。长期的慢性胆囊炎可导致腺上皮细胞增生、异型最终发展为原位癌至原发性胆囊癌;胆囊萎缩或胆囊壁结节状增厚者最后发生胆囊壁肥厚型腺癌;胆囊炎、胆囊腺瘤者可引起腺瘤癌变。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根据病因病理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对于控制急性症状、改善胆囊和消化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1.饮食调节

可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进低脂肪、高维生素类易消化的食物。

2.利胆药物

酌情使用33%硫酸镁溶液、去氢胆酸、胆酸钠、苯丙醇 (利胆醇)等。

3.解痉药物

颠茄、阿托品、普鲁苯辛等。

4.中药疗法

以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为主,进行辨证施治。有热者,酌加清热之剂;有湿者,酌加利湿或燥湿之品。常用方剂可参考本章 “胆道功能紊乱”节。

5.针刺疗法

主穴:阳陵泉、足三里、内关、中脘等。

(二)手术疗法

对于症状较明显或反复发作者以及伴有胆囊结石者,要考虑手术治疗,予以胆囊切除术,效果较好。对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以及不能除外胆道功能紊乱者,则手术治疗要慎重。对于因肝病、胃肠疾病引起的胆囊功能不良,表现有慢性胆囊炎表现者,要经过适当时期的药物治疗,临床症状确无好转者,方考虑手术治疗。

来源
消化疾病急症学,第1版,978-7-117-10956-7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腹部外科实践,第1版,978-7-117-24616-3
上一篇: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下一篇: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