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一种少见的肝细胞来源的肝脏良性实质占位性病变。居肝脏良性实质占位病变的第二位,仅次于肝血管瘤,但远较血管瘤少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31%~0.6%。
尚无定论。过去认为它是一种肿瘤性病变。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它是肝细胞对局部血管异常产生的一种非肿瘤性的增生性反应。在FNH病灶的中心区域可以发现不伴门脉及胆管的异常动脉,该动脉分支呈星状,将肿块分为多个结节。
常单发,也有多发。多数直径小于5cm,很少超过10cm。位于包膜下多见,并在肝表面形成脐凹,也可突出肝表面甚至成蒂状,切面一般成浅棕色或黄白色,很少见出血或坏死。有清楚的边界,但无包膜。切面中央可见星状的瘢痕样纤维组织,形成间隔向四周放射而分隔肿块,这是FNH的特征性结构,瘢痕组织基底部可见与其相应部位不相符的异常增粗的动脉,该动脉随纤维间隔不断分支,供应各结节。镜下所见与非活动性肝硬化有相似之处。肝细胞再生结节被纤维间隔包绕,结节内肝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成颗粒状或空泡状。正常的索状排列结构丧失,中央静脉缺失但有库普弗细胞的存在。大小不等的纤维间隔内含有增生的胆管,血管,并有明显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可与腺瘤相鉴别。动脉或静脉的分支常出现内膜及肌层的增生,内膜下纤维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偏心甚至血栓形成。
FNH可以分成实质型和小血管扩张型两种类型。实质型多见,两种类型可见于同一患者。小血管扩张型病灶中央区的动脉小而多,可见到多发的扩张血管,类似血管瘤。
对于诊断明确的无症状的FNH可以进行密切观察。对难以排除肝癌者,仍需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