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hepatic undifferentiated embryonal sarcoma
中文别名 :肝胚胎性肉瘤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也称为肝胚胎性肉瘤,主要发生于6~15岁少儿。发现时大多已达10~20cm,很少有包膜,分界清,质地软,切面呈囊性并可有胶冻样改变。镜下该肿瘤最基本组织学改变是肿瘤细胞呈胚胎间叶样分化特征,没有明确上皮性分化,瘤细胞呈长梭形、星形或纺锤形,轮廓不清,偶可见异形多核巨细胞形成,易见核分裂,间质为疏松的黏液样基质,有时可见囊性变。肿瘤细胞内外可见PAS阳性物,这些PAS阳性物为α-抗胰蛋白酶。50%肿瘤组织内有髓外造血,以及伴出血、坏死等。因该肿瘤分化幼稚,无论手术,还是化疗、放疗,患者常在一年内死亡。
一、影像检查技术优选
1.超声可以发现病变,但定性诊断困难。
2.CT和MRI可以很好地检出UES,但难以明确诊断。
3.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有利于术前确诊。
二、影像学表现
1.CT
常表现为肝内巨大单发、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接近水样密度,实性部分呈稍低密度,并见厚薄不一间隔;注射造影剂后,实性部分及分隔动脉期呈轻度强化,肿块内可见多条粗大迂曲的供血血管影,囊性成分无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明显,延迟期实性部分及分隔仍然强化呈等或稍高密度。
2.MRI
多数病例在T1WI上呈边界清楚的囊状高、低混杂信号影,信号不均匀。T2Wl中病灶以高信号为主。注射造影剂后,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及内部分隔轻至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少数病例在T1WI上均呈边界清楚的囊状低信号影,信号均匀。T2WI中病灶呈高信号。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图1)。

图1A,图1B

图1C,图1D
图1 肝脏胚胎性肉瘤CT表现
A~D.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图像,示肝左叶不规则不均匀低密度影;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实性部分不均匀异常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分隔轻度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