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和藏毛囊肿统称藏毛性疾病(pilonidal disease),是在骶尾部的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一个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多,常含一簇毛。好发在21~30岁中等肥胖的男性,当然任何年龄与性别均可发病。
对此病的病因认识尚存在分歧,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一种获得性病变,由于毛发长入皮肤或皮下组织使囊肿容易感染,窦道不易愈合。亦有人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但在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反之,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会阴、臀部多毛的男人,其时毛发生长和皮脂腺分泌均增加,且常有感染,刺激和深部组织有毛陷入等因素存在,因此后天性疾病的观点比较为大家所接受。当然也有些情况如未发生感染的藏毛囊肿等不能完全用获得性疾病来解说。
治疗方法很简单,即在局麻下十字切开引流,切口选在波动或压痛最明显处,避开正中线。抗生素不能替代外科引流。对脓肿伴有蜂窝织炎,或患者伴有糖尿病、血管性心脏病或免疫缺陷等时,可加用抗生素治疗。术后经常检查创口是否愈合,剃去周围的毛发,用探针轻柔地探查窦腔,或有可能把一簇毛拉出,这簇毛作为异物而使感染永存。经过以上治疗,有些患者创面可能一期愈合,但多数在1~2个月后仍不愈合,呈慢性反复发作,这样就需要进行藏毛窦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对慢性藏毛窦的根治性手术,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证实是完全成功的。过去曾有用过广泛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实践证明创口愈合缓慢,使患者蒙受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目前多采用比较保守的手术,仅切除病变组织而尽量保留正常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
1.切除一期缝合
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游离肌肉和皮肤,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为了消除深的臀间裂及其负压力,减少伤口裂开、血肿和脓肿,可行Z形成形术。适用于囊肿和在中线上的小型无感染的窦道,复发率在37%以下,优点是愈合时间短,臀间裂内形成的瘢痕柔软活动,在瘢痕和骶骨之间有软组织,可耐受损伤(图27-23)。
2.切除部分缝合
切除病变组织,伤口两侧皮肤与骶骨筋膜缝合,使大部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伤口由肉芽组织愈合。适用于有很多窦口和窦道的病例,效果与切除一期缝合相同,但愈合时间较长。

图27-23 在藏毛窦处作Z形切口
左图:在藏毛窦处作椭圆形切口 中图:全层皮瓣分离及移位 右图:皮肤缝合
3.切除伤口开放
一期缝合适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和一期缝合发生感染伤口切开引流的病例。
4.切除伤口开放
适用于伤口过大不能缝合和手术后复发的病例。手术简单,但愈合期长,形成的瘢痕广泛,只有一薄层上皮,黏于骶骨,如有损伤,瘢痕容易破裂。
5.袋形缝合术
切除窦道壁的表面部分和上盖皮肤,用肠线或可吸收的人造缝线缝合窦道残腔与皮肤的切缘,这样可以缩小创口以促进愈合。仔细的术后护理,常可得到满意的结果。多用于不能切除的病例或复发性藏毛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