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结肠、直肠幼年息肉
结肠、直肠幼年息肉
作者
孙鹏;陈宗祐
概述

多发生在婴儿和10岁以下的儿童,但也可发生于成人。1908年由Verse首先报道。

病理学

病理表现有其特征性。息肉剖面可见到小囊状肠腺扩张,囊内充满黏蛋白,因此过去曾称为黏液潴留囊肿。显微镜下可见黏膜有大量结缔组织,并有急性或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因此,有人认为是慢性炎症的继发症或局部刺激反应,将其归属为炎性息肉的一种类型。患者及其家属常有变态反应病史,故有人认为是变态反应的一种表现。这类息肉可能是固有层错构瘤畸形,与周围组织一起生长,通常在成年后就停止再生长,青春期后有脱落和退化趋向,这是因为息肉内缺乏黏膜肌层,蒂与体连接处常有坏死,从而容易自行脱落或退化。多数幼年息肉直径为0.2~2.0cm,有长蒂,呈圆形或卵圆形,红色,表面光滑,上覆黏膜,与其他周围正常黏膜相连,约90%幼年息肉发生在肛缘20cm以内,单个者占70%,也可有2~4个。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局部脱出的长蒂息肉可经肛门结扎切除,也可用乙状结肠镜套扎摘除。对伴有结肠出血者的所有年轻患者,应采用纤维结肠镜进行诊断处理。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结肠、直肠腺瘤 下一篇:家族性腺瘤息肉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