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于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常见于胃肠重建方式为输入襻对胃小弯者。
1.急性绞窄性完全梗阻
较少见,属闭合性梗阻。其发生的原因为:①输入襻和输出襻空肠扭转,形成输出襻在前,输入襻在后的交叉。造成输出襻系膜牵拉过紧形成索带,压迫后面的输入襻肠管;②过长的空肠输入襻可钻入横结肠系膜和空肠输出襻间的空隙,形成嵌顿、绞窄性内疝。
2.慢性单纯性不全梗阻
其发生主要是:①输入段空肠口处,手术时翻入的胃肠黏膜过多导致狭窄;②输入段太长,局部发生扭曲而粘连;③输入段过短,十二指肠空肠曲被牵拉成锐角,或胃小弯切除的过高,使输入段被拉紧,在吻合口处形成锐角;④输入襻空肠胃套叠。
1.急性绞窄性完全梗阻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有血液浓缩和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有时也伴有血淀粉酶升高和黄疸。内镜检查因梗阻而不能插入输入襻。B超和CT检查是目前较理想的诊断手段,都可显示扩张的输入襻有特征性的征象:右上腹跨中线的管型液性包块,位于腹腔动脉与肠系膜动脉之间,内见小气泡影,部分可见扩张的胆、胰管。因属闭襻性梗阻,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肠管坏死破裂,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和休克表现。
2.慢性单纯性不全梗阻
胃镜检查可以看到胃吻合口以及输出段均通畅,而胃镜无法进入输入襻。钡餐检查吻合口和空肠输出段通畅无阻而无钡剂进入空肠输入段,由于术后正常情况下输入段空肠也常可不显示,所以钡餐检查的意义在于明确没有吻合口和输出段梗阻。
输入段慢性不完全梗阻也可发生在BillrothⅡ式胃空肠全口吻合或输入段对胃大弯的术式,特别在后者,由于输出段位置比输入段高,食物更易进入并潴留在输入段内,但多为进食后即呕吐。呕吐物既有胆汁也有食物。钡餐造影显示大量钡剂很快进入输入段内,但输出段显示不清。此亦可称为“输入段逆流”。
1.急性绞窄性完全梗阻
因手术时应避免输入段和输出段交叉。输入段应长短适度。闭合空肠系膜与横结肠系膜之间的孔。均可以预防此症的发生。由于此症发展迅速,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应及时手术,尽早解除梗阻。如尚未发生肠壁坏死、穿孔。则可作输入段与输出段之间的Braun吻合,或单纯内疝复位,闭合疝门。单纯穿孔可行缝合修补,出现肠坏死则需切除坏死肠管,并重建肠道的连续性。
2.慢性单纯性不全梗阻
针对慢性单纯性部分梗阻患者可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低蛋白血症。若症状持续存在并且数月不能缓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为:输入和输出襻间作3cm大小的侧-侧吻合(Braun);切断输入襻梗阻的近端,将其同吻合口下40cm处输出襻空肠作端-侧吻合(Roux-e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