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概述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或瘘仍然是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凶险并发症之一,由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一旦发生大量胆汁胰液流入腹腔,可引发严重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膈下感染,或难以愈合的十二指肠残端瘘,造成极为较难调整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危及患者生命。

病因和机制

1.全身因素

如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内环境紊乱、恶液质、心肺功能障碍以及长期应用激素等因素导致的组织愈合能力差。

2.残端血供障碍

十二指肠第一段分离过多,残端易缺血坏死或勉强切除溃疡,致使闭合缘为十二指肠残端瘢痕组织,导致发生瘘的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的良好血供和正常肠壁是保证愈合的重要因素。

3.技术因素

如闭合器钉针闭合不全、缝线选择不当、结扎过紧或过松、引流管放置不当、胃肠吻合技巧粗糙等因素,可造成十二指肠残端缝合关闭不严密,或愈合不良,另外局部炎性水肿或疤痕组织过多、十二指肠游离不够缝合包埋欠佳也可造成该并发症。

4.输入袢的梗阻

空肠输入段内压过高,张力大使残端缝合处胀裂。多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空肠输入袢梗阻,肠腔内胆汁、胰液和肠液淤积,肠腔内压增高,造成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5.部分外科医生手术过程中心存侥幸

对十二指肠溃疡疤痕大、缝合困难的病例,未采取预防性的十二指肠造口术。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或瘘造成的后果严重,多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1)术后48小时内发生的十二指肠残端瘘;

(2)爆发型的十二指肠残端瘘;

(3)怀疑十二指肠残端瘘有血运障碍者;

(4)怀疑有输入袢梗阻、吻合梗阻以及十二指肠运动机能障碍者;

(5)保守治疗4~6周瘘口仍不愈合者。

2.引流通畅和营养支持是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最重要的措施。具体处理措施包括:

(1)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通畅引流和消除肠外瘘。手术原则以破裂口缝合修补、十二指肠造瘘、外加妥善腹腔引流,营养性空肠造瘘对远期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如能探及瘘口者,可经瘘口放置蕈状管,瘘口周围用大网膜包裹,并于瘘口旁放置双套管,术后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图1)术中不宜过度分离,以免造成引流管周围的肠壁瘘口扩大。术中应注意探查有无输入袢、输出袢肠管梗阻,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有输入袢梗阻,可行输入袢与输出袢之间Braun吻合。

(2)营养支持:早期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既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又减少了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瘘口的愈合。当肠瘘基本控制、胃肠道功能恢复、局部窦道形成后,应尽快从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可采用空肠造瘘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有利于扭转负氮平衡、提供充足热卡和蛋白供应,并能更好的保护肠黏膜、避免肠源性感染,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3)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4)禁食、早期应用制酸剂、生长抑素、对减少消化液分泌和丢失,维持水电解质紊乱、促进瘘口愈合具有重要价值;后期可应用生长激素对于正氮平衡、组织生长和瘘口愈合均有意义。

(5)十二指肠液内含刺激性很强的胆、胰碱性液和消化酶,具有强腐蚀性,可侵蚀和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出血和皮肤糜烂,局部外敷黄连素氧化锌软膏,有利于瘘口周围肉芽组织生长,预防瘘口周围组织出血和皮肤糜烂。持续胃肠减压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可减少胃肠液的分泌,减少消化液漏出量,促进瘘口愈合。经上述处理多数病人可在4~6周左右愈合。

图1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引流方式

(1)十二指肠残端造瘘;(2)腹腔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3)鼻胃管放置十二指肠内减压用;(4)硅胶管放空肠输出袢供营养用;(5)空肠造口营养用

预防

十二指肠残端瘘是可以预防的。

1. 充分术前准备,纠正不利于组织愈合的因素;如营养支持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患有糖尿病者控制血糖,纠正贫血。

2. 对有幽门梗阻患者,术前应多次以盐水洗胃,有助于消除胃壁炎症水肿。

3. 术中应详细探查十二指肠溃疡与周围关系,避免副损伤的同时,做到周密的设计残端关闭方式和胃肠吻合方式。

4. 对溃疡不能切除者,应行溃疡旷置术(Bancroft法)。

5. 十二指肠残端闭合困难时,预防性十二指肠残端造瘘术,外加负压吸引,2周后拔管;可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

6. 再行胃空肠吻合时要选择适当的输入袢长度,一般在6~10cm,以结肠前或结肠后的不同而定;合理的输入袢长度对于预防输入袢梗阻,从而避免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大有裨益。

7. 胃肠吻合完成后将胃管放入输入袢可有效降低输入袢压力,也有助于预防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发生。

8. 妥善地放置有效的双套管引流。

作者
牛伟新
来源
胃肠外科手术并发症,第1版,978-7-117-18349-9
上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 下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