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胃大部切除术后邻近脏器的损伤
胃大部切除术后邻近脏器的损伤
类型

1.胆总管损伤:

常发生于十二指肠球部或球后溃疡。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常伴有周围组织瘢痕形成,并与附近脏器明显粘连,瘢痕挛缩将肝门拉紧,牵拉胆总管靠近幽门,在局部解剖困难的情况下,由于强行切除溃疡易导致胆总管损伤,造成术后胆汁性腹膜炎或梗阻性黄疸。对术后因胆管破裂或横断引起胆汁性腹膜炎者,应急诊手术治疗。原则上是只引流不修补,形成胆漏。6~8周后再做修补或胆肠内引流术。对术后因误扎引起胆管梗阻者,若肝功能无明显损害,可在3~4周后,待胆管扩张时再做胆道重建术;若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或合并有胆道感染,可先做经皮肝穿刺引流(PTCD)术,待感染控制和肝功能恢复后再手术。

2.胰腺损伤: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后壁穿透性溃疡,其基底即为胰腺,勉强切除可损伤胰腺或主、副胰管。副胰管一般位于主胰管的前上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近侧2cm处。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粘连瘢痕形成,幽门与十二指肠距离较短,副胰管开口被向上牵拉靠近溃疡基底,分离溃疡时易受到损伤。损伤发生时常常不易察觉。术后患者表现腹胀、腹膜炎、膈下感染和假性胰腺囊肿形成。胰腺损伤发生后,对较小的胰管损伤可行结扎术,较大的胰管损伤应行胰管-空肠吻合术。损伤处放置引流管。已有胰腺外瘘者,可自瘘口放橡皮管或导尿管持续引流3~6个月。有假性胰腺囊肿形成者,应至少在囊肿形成6周后行内引流术。

3.结肠中动脉损伤:

常发生在切开胃结肠韧带时将横结肠系膜一起切断结扎。造成横结肠缺血坏死和腹膜炎。因此在切开横结肠系膜时,应仔细辨认,从左侧开始,切不可盲目切断结扎。术中发现误扎时,应立即拆除结扎线,观察横结肠血供情况,必要时需切除缺血的肠段。对术后发生横结肠缺血坏死、腹膜炎者,应立即手术,切除坏死的肠管,近端结肠造瘘,远端结肠关闭。待8~12周后再行结肠造瘘口关闭术。

4.脾脏损伤:

术中在分离左侧大网膜及脾胃韧带、横结肠韧带时,如牵引不当可能撕裂包膜或脾下极,尤其是肥胖患者。因此,术中不要过度牵拉脾胃韧带。对小的包膜破裂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等止血,必要时可做细针缝合修补术;对损伤较大,出血不止,脾实质损伤明显时,可行脾切除。

5.食管下段损伤:

行迷走神经切断术时,由于食管周围分离过于广泛,有损伤供应食管的血管和食管肌层的可能,术后可引起食管周围炎症反应。症状一般在术后1个月左右出现,表现为进固态食物时咽下困难,胸骨后疼痛。上消化道造影可见食管下段狭窄,贲门痉挛。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可给予流质饮食,患者症状多少可逐渐缓解。对于长期不能缓解者,可行食管球囊扩张或粘连松解术。其预防措施主要是在术中分离食管周围的范围应适当,操作细致,避免损伤食管肌层。

作者
牛伟新
来源
实用外科学(第4版)(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胃溃疡恶变 下一篇: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