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肠系膜囊肿
肠系膜囊肿
作者
陈雨强
概述

是指位于肠系膜具有上皮衬里的囊肿,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大多因先天性畸形或异位的淋巴管组织发展而成,也有因腹部外伤、淋巴管炎性梗阻或局限性淋巴结退化而形成。约60%的肠系膜囊肿位于小肠系膜,24%位于结肠系膜,另有16%位于腹膜后。

分类

一般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肿瘤性、外伤性及寄生虫性四类。

1.先天性囊肿

常见为肠源性囊肿与结肠系膜浆液性囊肿。胚胎期肠道发育过程中有多个憩室样芽突出现,并逐渐退化消失。若某个芽突残留,并从消化道脱落,存留于系膜两叶之间,逐渐增长而形成肠源性肠系膜囊肿;囊肿内壁被覆有分泌功能的肠黏膜上皮,故囊内常含有无色黏液;囊肿多为单发,呈球形或椭圆形;囊肿大小不一,由数厘米至20cm不等;囊肿最多见于小肠系膜,常与肠腔隔绝。浆液性囊肿则多发于横结肠与乙状结肠系膜,多单发,囊壁覆盖间皮细胞,囊内为黄色透明浆液,但可并发出血或感染时则为暗红或脓液。肠系膜皮样囊肿罕见,为发育成熟的外胚层组织构成,呈球形,囊壁为结缔组织,内可含有皮肤附件,如毛囊、皮脂腺及汗腺等结构,囊内含有油脂样或半液状物质。

2.肿瘤性囊肿

多为淋巴管瘤,可以为囊性或海绵状淋巴管瘤,常发生于回肠系膜或小肠系膜根部,其次在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为淋巴管发育异常,或淋巴组织异位生长而导致淋巴管梗阻和扩张所致。肿瘤由无数扩张的淋巴管组成,肉眼见大小不等的乳白色囊状结构,直径自数毫米至10cm不等。囊壁由单层淋巴管内皮细胞与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偶见少量平滑肌纤维。少数囊肿壁可并发慢性炎症或钙化。囊内多含有黄色透明的淋巴液或乳糜液,伴出血还可为血性。此外,还有囊性平滑肌瘤、淋巴管内皮细胞瘤、淋巴管肉瘤及恶性畸胎瘤的报道,后两者为肠系膜囊性恶性肿瘤。肿瘤性囊肿罕见,约占全部肠系膜囊肿的3%。

3.外伤性囊肿

因肠系膜钝挫伤使两层分离,淋巴液潴留而形成的囊肿。常为单房性,囊壁为增生的纤维组织,无上皮细胞覆盖。

4.寄生虫性囊肿

见于肝包虫囊肿破裂后,头节或子囊散播于腹膜表面而成。

临床表现与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有完整包膜者可做囊肿摘除。囊肿与肠系膜血管或肠管紧密粘连而难以分离时,可连同受累系膜或肠管一并切除。对于淋巴管瘤引起的难治性腹水,有报道在淋巴管造影明确诊断同时,注入碘化油,可通过栓塞淋巴管而获治愈。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下一篇:肠系膜纤维瘤病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