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原发性恶性间皮瘤
原发性恶性间皮瘤
作者
陈雨强
概述

恶性间皮瘤是最常见的腹膜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间皮的上皮与间质成分。间皮在增生或化生过程中,偶尔可形成良性间皮瘤,但大多数间皮性肿瘤为恶性。约25%的恶性间皮瘤累及腹膜,65%累及胸膜,10%累及心包。

病因学

石棉暴露史是唯一经临床流行病学证实与间皮瘤发生有关的因素。几个大宗报道平均50%~70%的患者有职业性石棉暴露,如绝缘材料、石棉工业、加热、造船及建筑工人,其中从事绝缘材料工作者有最高的相对危险性。间皮瘤的发生与暴露时间的长短及工作者接触的石棉浓度等有关。暴露的潜伏期通常较长,但也可很短,许多患者可只有几个月的暴露。平均暴露至发病间隔为35~40年,发病高峰在45岁后,腹膜发病的潜伏期短于胸膜。据报道约5%的石棉工人会发生间皮瘤。

间皮瘤并不总是与职业暴露有关,20%的患者有“旁观者”史,如家中有从事石棉工业者,或靠近石棉矿的居民等。石棉纤维广泛存在于周围空气、供水及食物中,且几乎每个人的肺中均有石棉。这种较低浓度的石棉接触是否有害尚不清楚。

50%的间皮瘤患者有肺部石棉病的证据,包括肺部纤维化、胸膜透明样病变及肺中有石棉小体。1/3的腹膜间皮瘤患者可发现腹膜组织中有石棉纤维。间皮瘤与正常组织相比,石棉纤维明显多见且含量大,直接将石棉注入动物胸腔或腹腔可引起间皮瘤的发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明。石棉暴露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病因素,发病与暴露的时间和浓度等相关。石棉可导致突变,故可能是一种癌发生的促发剂而非诱导剂。大量和长期的石棉暴露更可能出现腹膜病变。在强暴露人群,腹膜病变占所有间皮瘤的50%,中等暴露者为20%,很少暴露者为10%。腹膜暴露被认为是石棉纤维经淋巴转运,从肺经膈肌进入腹部。石棉也可经口摄入后,通过肠黏膜转运至腹膜,但在实验动物并未证实后一转运途径。

至少30%的间皮瘤患者没有石棉暴露史。但有些患者在遥远的过去有钍造影剂暴露史,有些患者可能有毛沸石或火山灰暴露史,或存在慢性腹膜炎,也发现有放疗后发生间皮瘤的情况。少数病例有家族簇集现象及遗传倾向。

病理学

本病通常广泛累及脏层及壁腹膜。不到2%的患者为局限性,表现为孤立的斑块或结节。常见腹部内脏表面及局部淋巴结受累。间皮瘤按组织病理学特征分为上皮样,肉瘤样和双相型。70%以上的病灶以上皮样成分为主,呈细管、乳头、片状、裂隙状或实性巢样。其次为双相型,肉瘤样型最少,后者主要含纤维成分及纺锤样细胞。常规病理学检查有时很难与其他恶性肿瘤,尤其是腹膜继发性癌病或腹膜良性肿瘤鉴别。

腹水检查有时可以定性,但很难用于确诊。组织学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目前最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手段。与上皮来源肿瘤相鉴别时,间皮瘤表达calretinin,WT1,cytokeratin 5/6,EMA,mesothelin以及抗间皮细胞抗体,但不表达CEA,肿瘤糖蛋白MOC-31,B72.3,Ber-EP4以及上皮糖蛋白BG8。电镜扫描可见细胞表面有丰富的长的微绒毛及细胞内中丝,也支持间皮瘤的诊断。联合应用以上多种方法通常能给出正确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后与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上一篇:分化良好的乳头状间皮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