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腹外疝
腹外疝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xternal abdominal hernia

作者
姚琪远
概述

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由于各种原因由其正常的解剖部位,经先天存在或后天形成的孔道或薄弱区域向腹腔外突出的状况均称为腹外疝。

病因学

腹壁局部抗张强度降低和腹腔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生的两个基本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

正常腹腔由腹壁肌肉和筋膜组织包绕,且腹壁具有一定的抗张强度,即使在腹腔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亦不致发生疝。但若腹壁局部组织薄弱、强度降低,腹腔内压力的作用即可导致疝的发生。腹壁强度降低的常见因素有:①组织的发育不良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白线发育不全而变薄等;②局部解剖因素,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血管经腹股沟区股管进入股部以及脐血管穿过脐环等;腹股沟区的海氏(Hesselbach)三角(又名腹股沟区内侧三角)也系先天性腹壁薄弱部位;③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外伤后组织萎缩或缺损、过度肥胖或高龄者腹壁肌肉萎缩等后天因素亦可导致腹壁强度降低。另外,目前的研究表明,基因突变、年龄及吸烟等因素均对胶原纤维的质和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胶原代谢异常,使得腹壁筋膜变弱、变薄。

2.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重体力、腹水、妊娠、腹膜透析腹内、腹腔内较大肿瘤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

疝的组成

典型的腹外疝具有疝囊、疝内容物及疝外覆盖层。疝囊是壁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疝囊颈是疝环所在的部位。各种疝通常以疝环部位作为命名依据。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有时腹膜间位器官如盲肠或膀胱亦可滑入疝囊构成内容物。疝外覆盖层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根据疝内容物的病理变化分为以下类型,各种类型均有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1.易复性疝

疝环比较大,疝内容物与疝囊无粘连。表现为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排便排尿时,疝内容物即突出,时有下坠感,平卧或按压肿物时可回纳。

2.难复性疝

疝环较小,疝内容物与疝囊发生粘连或疝内容物为腹膜间位器官,疝内容物不易或部分回纳。

3.嵌顿性疝

腹内压骤然升高,疝内容物大量突出并被卡在疝环处而不能回纳者,称为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尚无血运障碍,出现肠壁水肿淤血,疝囊内可见淡黄色或淡红色渗液。临床表现为疝块肿大,有疼痛和不能回纳。如疝内容物为肠管,可有急性肠梗阻症状。

4.特殊类型嵌顿疝

如只是肠管壁的一部分被嵌顿,肠腔并未被完全阻断,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可不明显,这种疝称为肠管壁疝(又名Richter疝);如Meckel憩室被嵌顿则称为Littre疝。如有两段肠管被嵌顿,则形成W形的逆行性嵌顿疝,又名Maydl疝,这种疝的严重性在于疝囊和腹腔内均有肠管被嵌顿,术中可能漏诊腹腔内的嵌顿肠管。

5.绞窄性疝

如疝内容物嵌顿后发生血运障碍,即转化成绞窄性疝。其病理过程是静脉回流受阻,嵌顿组织淤血水肿,最终导致动脉血运障碍,组织缺血坏死,伴有急性肠梗阻和血流感染的症状,疝囊内渗液变成淡红色或暗红色,如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性渗液。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下一篇:腹股沟区疝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