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男性乳腺癌
男性乳腺癌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male breast cancer

英文缩写
MBC
概述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发病率较低,该病特征仍未完全了解。相对于女性乳腺癌有52岁和71岁两个疾病高发年龄,男性乳腺癌发病高峰位于71岁,故男性乳腺癌在生物学行为上类似于女性绝经后乳腺癌。由于常常被忽视,男性乳腺癌在确诊时已多在晚期,导致该病的预后在过去的30年未得到显著改善。对男性乳腺癌治疗的探索也来源于女性乳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病因学

男性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有遗传倾向,女性乳腺癌患者男性一级亲属中发病率偏高。目前的研究显示,约19%的男性乳腺癌患者携带BRCA2基因突变,因此BRCA2基因突变是男性乳腺癌患者高危因素之一。另外,内分泌异常、男性乳房发育症、放射性损伤、局部创伤、Klinefelter综合征、肝病等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总之,任何原因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会增加。有文献报道,1%的男性乳房发育症可能变成乳腺癌,以前接受过胸壁放疗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大。因此,对含有上述原因的男性应警惕男性乳腺癌的发生。

流行病学

国外文献报道每年10万人中有1人罹患男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比例不到1%。男性乳腺癌在不同国家发病率差异较大。在乌干达和赞比亚发病率较高,分别有5%和15%的乳腺癌患者为男性,原因是该地传染高发导致的肝损伤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在日本,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同样仅为5/100万。全世界的犹太人每年10万人中2.3人罹患男性乳腺癌,是唯一的发病率高于平均水平的民族。1989—1995年,欧洲男性乳腺癌的死亡率基本稳定,而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该病的死亡率达到高峰,可能的原因是人口寿命的增长而影响大多数实体肿瘤的预后。

组织病理

男性乳腺较少发育,只有在持续内源或外源性雌激素作用下才有腺体分化和小叶形成,故而男性乳腺癌最主要的病理学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少数包括浸润性乳头状瘤和髓样病变。关于病理学分级,有资料显示12%~20%为Ⅰ级,54%~58%为Ⅱ级,17%~33%为Ⅲ级。有些男性乳腺癌有神经内分泌分化,虽然与预后无关,但有助于术前细胞学诊断。

有Klinefelter综合征的男性可能患乳腺小叶性癌,而遗传学正常、无男性乳腺发育及应用雌激素历史也可能罹患该类型乳腺癌。该类型较罕见,可能与小叶原位癌相关。导管原位癌则更常见,占男性乳腺癌的10%,多是乳头状癌,中低分化居多。

在男性乳腺癌的大宗研究中,90%为ER阳性,92%~96%为PR阳性。Meijer‐van Gelder等比较40例男性乳腺癌和4114例女性乳腺癌,后者中77%为ER阳性,69%为PR阳性。如将男性乳腺癌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患者比较则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差异不大。另外,39%~95%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为雄激素受体阳性。关于HER‐2表达水平,有学者对58例男性乳腺癌和202例女性乳腺癌统计,男性中只有1例有受体表达升高而没有基因扩增,分别有26%和27%的女性有受体蛋白表达升高和基因扩增。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X线表现

乳晕后偏心性肿块,为其特征性表现。形状呈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缘不清楚或毛刺,部分界清,病灶密度增高且不均匀。皮肤增厚粘连,乳头牵拉内陷、形态不规则。合并增多迂曲异常血管影,可合并恶性钙化。

2.超声表现

可见不规则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明显衰减,界不清,呈蟹足状向周围延伸,其内及周围丰富血流信号,呈高频高阻。

3.MRI表现

可清楚显示X线及超声不能显示的病灶范围及侵犯周围组织的深度,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分期。T1WI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不均匀低/等信号,其内可见囊变、坏死。DWI呈不均匀高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常呈快速流入—平台型、快速流入—廓清型。早期即乳头受累并强化,皮肤增厚粘连,以及胸壁受累。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与女性乳腺癌手术治疗类似,一直以来男性局部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也是乳腺癌根治术。现在,该术式已由创伤较小的改良根治术或单纯切除术代替,且患者预后不受影响。由于男性乳腺较小,切除范围常包括乳头,也有证据显示,针对男性乳腺癌的根治手术并非局部控制的最佳手段。对于男性浸润性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或淋巴结清除必不可少,由此可以准确评估疾病分期,尤其是临床检查腋淋巴结阴性的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由于创伤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在未来可能成为标准术式。

由于至少1/3的男性乳腺癌确诊时已是Ⅲ期,手术切口吻合常需要背阔肌或腹直肌皮瓣移植。乳头切除患者可通过手术重建和刺青来恢复乳头外形。

由于男性乳腺癌患者较女性恶性程度高,多数需要术后辅助放疗。目前,男性乳腺癌患者放疗方式仍参照女性乳腺癌患者。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放疗能将局部复发风险降低2/3,有效改善预后。有回顾性研究表明,男性乳腺癌术后接受放疗5年局部复发率为3%~20%,放疗能改善患者预后。

对于女性乳腺癌患者,标准的胸壁和腋淋巴结照射指征包括:肿瘤巨大,侵及皮肤、乳晕或胸大肌,腋淋巴结转移。另外,肿瘤多中心生长、病理分级较高、增殖指数较高、瘤旁微血管密度较高及手术切缘距肿瘤较近均是预后不良预测指标,需要放射治疗。由于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较女性高,患心肺疾病比例增加,在放疗过程中需注意减少对心脏和同侧肺的损伤。除非转移灶涉及较大范围腋窝淋巴结,放疗区域应尽量局限于内乳区域和腋窝顶部淋巴结,以免造成较大损伤。

他莫昔芬是男性乳腺癌辅助抗雌激素治疗的推荐药物。他莫昔芬能够改善ER阳性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由于9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为ER阳性,辅助内分泌治疗成为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尚无随机临床试验评价他莫昔芬对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然而几个回顾性研究均证实应用该药物有助于缓解预后。针对39例Ⅱ、Ⅲ期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应用内分泌药物1~2年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61%,对照组为44%。

性腺切除也是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手段。Treves等于1944年第一次提出术后或预防性睾丸切除来治疗原发男性乳腺癌,然而并没有该手术治疗男性乳腺癌的文献报道。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同样未得到肯定,但鉴于应用该药物及性腺切除在治疗女性乳腺癌取得的成功,在男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有待研究和证实。

男性乳腺癌患者是否能从辅助化疗中获益也未有定论。对24例接受CMF方案辅助化疗的Ⅱ期男性乳腺癌随访发现,其5年生存率为80%,显著高于未接受化疗组。MD Anderson有学者统计51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32例接受平均6周期的化疗:84%接受辅助化疗,6%接受新辅助化疗,9%两者都有;81%接受包含蒽环方案化疗,9%序贯紫杉醇,16%为CMF方案;38例患者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31例为ER阳性,1例为阴性,6例不能确定;所有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和75%。另有资料显示,11例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达到85%,显著高于对照组。

Yildirim等对121例男性乳腺癌预后分析,不同方案的辅助化疗均可提高5年生存率。也有学者认为,ER阳性、腋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更多地从辅助化疗获益。由于男性乳腺癌病例少,难以组织大规模临床试验,鉴于辅助化疗对女性乳腺癌预后的显著改善,对中高危的男性乳腺癌患者应实施辅助化疗。同样,由于曲妥珠单抗在治疗女性HER‐2阳性乳腺癌有显著治疗效果,推荐应用于HER‐2阳性的高危男性乳腺癌患者。

在过去的50年里,治疗男性乳腺癌转移的最主要措施还是内分泌激素治疗,最初的方式为腺体切除,包括睾丸切除、肾上腺切除和垂体切除。自从Farrow和Adair与1942年第一次提出睾丸切除术,该术式便成为解救治疗的标准手段。对447例患者资料统计,对睾丸切除、肾上腺切除和垂体切除的反应率分别为55%、80%和56%。对睾丸切除治疗有效的患者对进一步其他性腺切除反应率高,预后较好。近些年来,他莫昔芬在治疗男性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已得到认可,与性腺切除相比有可逆性,患者易接受,可以作为性腺切除的替代手段。有文献报道健康青年男性受试者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可将体内雌二醇浓度降低50%,睾酮浓度提高60%。有报道转移性男性乳腺癌应用阿那曲唑或来曲唑可延长疾病稳定期,筛选激素治疗敏感患者,未来会有更广泛地应用。

化疗可应用于转移性男性乳腺癌的治疗,但由于内分泌治疗的高反应率,化疗常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措施。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的患者,化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单用5‐FU反应率仅为13%,而FAC方案化疗使反应率达到67%。女性乳腺癌治疗中,序贯应用内分泌治疗和化疗,在男性乳腺癌治疗中值得借鉴。

虽然1/3的男性乳腺癌免疫组化显示HER‐2过表达,但较少有基因扩增。曲妥珠单抗解救治疗在男性乳腺癌中仅有病例报道,而曲妥珠单抗在治疗HER‐2蛋白高表达而没有基因扩增的疗效仍有待明确。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沈镇宙
来源
乳腺疾病诊治(第3版),第3版,978-7-117-24040-6
中国影像好医生病例集,第1版,978-7-117-21812-2
乳腺肿瘤学,第1版,978-7-117-16540-2
下一篇:湿疹样乳腺癌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