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余卫星
概述
颊黏膜构成口腔的侧面,前起自唇内侧黏膜中线,后界终止于扁桃体前柱黏膜,上下界限为龈颊沟。根据WHO关于癌的TNM分类(1987),颊癌分为四个部分:上下唇内侧的黏膜、颊黏膜、磨牙后区和上下龈颊沟。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原发癌的治疗
表浅而局限、病变直径在1cm以下者,切除后直接缝合或植皮。稍大病变切除后植皮不可取,因术后皮片收缩,可发生严重的开口困难,故应采用皮瓣修复。常用者为前额皮瓣、胸三角皮瓣、颞顶筋膜瓣或前臂皮瓣等。如皮肤可疑受累,手术切除后的洞穿性缺损,可采用皮瓣立即修复或二期修复(图4)。

图4 颊癌的皮瓣修复
注:(1)左颊癌,穿透皮肤,全层受累;(2)用前臂皮瓣作衬里;(3)胸大肌皮瓣修复面颊;(4)手术后。
龈颊沟受侵的病例尚应注意到颌骨的处理。颌骨切除的范围根据受累情况决定,下颌者可作矩形及患侧下颌骨切除。严重开口困难的病例,特别是发生于磨牙后区者,表明肿瘤累及颞下窝,往往手术不能彻底切除,因此常采取根治性或姑息性放射治疗。
2.颈淋巴结的处理
由于颊黏膜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选择性颈清除术对中等大小原发癌是适宜的。
预防
五年治愈率在40%左右,早期病变可达50%以上,而中晚期病变仅在25%左右。
来源
实用口腔科学,第3版,978-7-117-1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