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感染、应激、休克以及大手术后胃肠道功能容易衰竭。在MSOF中,胃肠道也是易受损伤的靶器官之一,胃肠功能衰竭是MSOF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报道,严重创伤、危重患者发生应激性胃出血者约占3%,死亡率约为54%。
胃肠道功能衰竭是指肠道功能丧失,不能吸收营养物质;急性或应激性溃疡出血;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细菌移位或免疫功能改变。
1.休克或严重感染时全身微循环血流量下降,胃肠道黏膜下微循环血流锐减,造成缺血、变性、黏膜坏死或通透性增高。
2.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进入消化道消化、吸收,直接导致胃肠道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造成大量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3.细菌经肠道进入门静脉系统,引起Kupffe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TNF、IL-1等)增加,加重休克和微循环障碍,反过来加重胃肠道黏膜的缺血。
4.大量使用抗生素,使肠内菌群失调。肠内益生菌受到抑制,耐药性外源性致病菌大量繁殖。
5.胃肠道黏膜含有丰富的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机体复苏时再灌注时产生的毒性反应性氧代谢产物(reactive oxygen metabolites,ROM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和氢氧自由基,对胃肠道细胞膜脂质、核酸、酶和受体造成损害,导致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6.重症患者机械性辅助通气超过48小时是胃肠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1.危重患者预防性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或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如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2.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同时能降低院内肺炎的发生。
3.如果患者胃肠道功能存在,应考虑通过各种途径尽早给予肠内营养,促进肠道运动,维持肠道黏膜正常的屏障作用,预防胃肠功能的衰竭。
4.补充外源性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阻止有害细菌在肠道内繁殖,促进受损肠黏膜屏障及生物屏障的修复,有效防治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