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水中毒
水中毒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water intoxication

中文别名 :真性水过多;假性低钠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渗性水钠过多

作者
蔡端;张延龄
英文别名
hypotonic hyperhydration;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
概述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临床上较少发生,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有:①各种原因所致的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多的静脉输液。此时,细胞外液量明显增加,血清钠浓度降低,渗透压亦下降。

病因学

1.ADH分泌过多,可见于恐惧、失血、休克、急性感染(如肺炎、中毒性痢疾等)、应用止痛剂(如吗啡、哌替啶),或疼痛、手术等应激刺激。手术后ADH分泌增多的时间通常持续12~36小时,在此情况下过多输入葡萄糖等不含电解质的溶液,就容易发生水中毒。

2.肾功能障碍,如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无尿期,肾脏的稀释和浓缩功能都发生障碍,此时水分摄入过多,可发生水中毒。此外任何原因使肾血流量不足或肾小球血液灌注量严重减少,过多的水分不能排出,在合并低渗性脱水的情况下,水中毒容易发生。

3.水钠代谢紊乱,如重度缺钠(低钠血症)或低渗性脱水的患者,细胞外液已处于低渗状态,机体通过代偿,肾小管对水、钠的回吸收已经增加,此时过多的水分摄入,可以发生水中毒。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水过多和水中毒的治疗首先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控制水的摄入量和避免补液过多可预防水过多的发生或其病情的加重。轻症者限制进水量,使入水量少于尿量,适当服用依他尼酸(利尿酸)或呋塞米等袢利尿药可以纠正。急重症者的治疗重点是保护心、脑功能,纠正低渗状态(如利尿脱水),主要包括高容量综合征和低渗血症。高容量综合征以脱水为主,治疗上着重于减轻心脏负荷,首选呋塞米或依他尼酸等袢利尿药。急重症者可用呋塞米20~80mg,每6小时静脉注射1次;依他尼酸25~50mg,用25%葡萄糖液40~5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4小时重复使用。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者要补充有效血容量。危急病例可采取血液超滤治疗。用硝普钠、硝酸甘油等保护心脏,减轻其负荷。明确为ADH分泌过多者,除病因治疗外,可选用利尿药、碳酸锂等治疗。低渗血症,特别是已出现精神神经症状者,应迅速纠正细胞内低渗状态,除限水、利尿外,应使用3%~5%氯化钠液快速纠正低钠血症,一般剂量为3%氯化钠6~12ml/kg可提高血清钠5~10mmol/L,调节剂量和输液速度,一般以分次补给为宜,注意纠正钾代谢失常和酸中毒。使用高渗盐水有发生高血容量及肺水肿的潜在风险,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发现及预防肺水肿。输入呋塞米可产生低渗尿,故在输注3%氯化钠的同时输入呋塞米(1mg/kg)可以提高血钠浓度及减少肺水肿的风险。

来源
实用外科学(全2册),第4版,978-7-117-23988-2
神经外科学(第2版),第2版,978-7-117-20234-3
重症疾病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第1版,978-7-117-29315-0
上一篇:高渗性缺水 下一篇:低钾血症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