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视网膜囊肿
视网膜囊肿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retinal cyst

概述

所谓的视网膜囊肿并不是病理学意义上的真性囊肿,仅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内具有一充满液体的腔隙,而无内衬的上皮组织,故又称假性视网膜囊肿。视网膜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类。

类型

1.先天性视网膜囊肿

多见于先天畸形眼,如小眼球、眼内组织缺损和视网膜发育不全。位于视网膜周边部的先天性囊肿可能为胚胎残留组织衍生而来,与原始视泡发育异常有关。

2.继发性视网膜囊肿

多见于成年人,常由视网膜劈裂样退变形成。继发性视网膜囊肿常出现在病程较长的视网膜脱离眼底,多位于颞下周边部锯齿缘后,但不累及锯齿缘。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存在,呈圆形或椭圆形,1.5~8PD大小,内壁薄而透明。这种囊肿是在视网膜囊样变性基础上发展而来,多数作者认为其与视网膜劈裂症是同一种病的不同表现形式,较劈裂小而局限。

临床上常见的多为继发性视网膜囊肿,常伴有下方周边部萎缩性小裂孔的视网膜脱离,而锯齿缘离断所致的视网膜脱离尤其好发此类囊肿。在Coats病、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脉络膜血管瘤等可导致长期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疾病,常在下方周边视网膜出现较大的视网膜囊肿,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的黄斑囊样水肿也是一种视网膜囊肿。有些大面积陈旧视网膜脱离病例却并不形成囊肿,故囊肿的形成似乎需要具备某些条件,可能与视网膜缺氧导致细胞变性液化有关。也有学者认为内界膜与内层视网膜收缩,导致内、外层视网膜层间形成囊腔,而产生囊肿。

小于1mm的视网膜小囊肿,检眼镜下较难诊断;4~8PD大小的囊肿临床上最为常见,检眼镜下较易检出。较大的视网膜囊肿在眼底B超检查中有特征性的表现,可见与视神经相连的脱离视网膜回声带劈裂形成囊泡状隆起,形态规则,呈近圆形或椭圆形,囊泡内无回声,无波动感,无后运动,故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先天性视网膜囊肿多无须特殊处理,而继发性视网膜囊肿则应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但在治疗中无须直接针对囊肿。合并视网膜囊肿的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只要手术封闭裂孔,视网膜复位,囊肿多可自行消退,预后良好。在控制了导致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疾病后,其诱发的视网膜囊肿也逐渐消失。

辅助检查

B型超声扫描

1.视网膜脱离光带上发现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囊样暗区,小的囊肿与视网膜皱褶相似,需纵向和横向扫描来证实。

2.大的视网膜囊肿为位于视网膜脱离光带上的环状无回声区(图1)。

图1 视网膜囊肿B型超声图

注:a、b.横向扫描显示脱离的视网膜光带不光滑有小的囊样暗区,脱离的视网膜光带上有大小两个环形回声为视网膜囊肿;c.纵向扫描显示视网膜全脱离,颞侧周边大的视网膜环。

作者
张军军
来源
眼部超声诊断图谱,第2版,978-7-117-17309-4
中华眼科学:全3册,第1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一篇: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