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先天性视盘小凹的致病原因仍存在争议,普遍认为视盘小凹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视神经裂关闭不全所造成的,也就是视盘缺损的一种轻微变异形式。从组织学上看,视盘小凹是由发育不全的视网膜突入向后扩张的胶原小袋组成。视盘小凹的视网膜下积液的来源也存在争议,目前认为主要来源于玻璃体腔,发生视网膜脱离前玻璃体多已液化且部分后脱离,液化玻璃体经小凹进入视网膜下或内。视盘小凹发病率约为1/11 000,男女发病率相同。大多数视盘小凹都无遗传性,少数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数患者单眼发病,15%的患者双眼发病。单眼发病者受侵害的视盘往往较正常略大。大多数患者视盘上只有一个小凹,但多个小凹的情况也偶有发生。大约有40%的视盘小凹的患者于30岁左右发生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黄斑无脱离时无须治疗。自愈的视网膜脱离往往视力预后差。氩激光栅档状光凝视盘颞侧视网膜,阻止液体自视盘小凹向黄斑区流动,有助于视网膜复位。目前多数人同意及时玻璃体手术解除玻璃体后皮质对黄斑的牵引并辅以气体填充及激光光凝可促进视网膜复位及改善视力预后。
作者
徐格致
来源
中华眼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