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retinal dialysis
锯齿缘截离视网膜脱离(retinal dialysis)是指视网膜沿锯齿缘周边发生的弧形断裂。其可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两类,其中非外伤性锯齿缘截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也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类型。锯齿缘截离最常发生于颞下及鼻上象限,离断的范围可从2°到180°不等,但大多在60°以下,小于90°者占83%~85%。有人将锯齿缘截离大于90°定义为锯齿缘截离型巨大裂孔。离断可位于锯齿缘前缘睫状上皮处(前锯齿缘截离)、锯齿缘上或是锯齿缘后缘(后锯齿缘截离),亦可见多处离断。
自从1882年Leber首次描述锯齿缘截离以来,人们常将其与视网膜巨大裂孔(giant retinal tears,GRTs)混为一谈。两者均为视网膜周边裂孔,锯齿缘截离大多在60°以下。当累及范围亦大于90°时,称为截离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伴有向后撕裂或裂孔前缘残留视网膜组织时称为撕裂型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锯齿缘截离通常不发生巨大裂孔常见的裂孔后瓣翻卷折叠,其裂孔两端也很少出现沿两端撕裂口向后的放射状纵行扩展。可能因为视网膜巨大裂孔往往伴有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的发生,液化脱离的玻璃体仅附着于裂孔前缘的睫状上皮或视网膜上,失去支撑的裂孔后瓣活动性增加,极易向后极部翻转甚至遮挡视盘。而发生锯齿缘截离时,裂孔后瓣仍附着于玻璃体基底部,未发生PVD的玻璃体仍可支撑裂孔后瓣并阻止其向后极部翻卷。
锯齿缘截离视网膜脱离多见于青少年。
锯齿缘截离的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自发性)两类。外伤性锯齿缘截离占所有锯齿缘截离患者的70%,主要包括运动损伤、车祸、袭击等。非外伤性锯齿缘截离是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非外伤性锯齿缘截离常具有家族遗传倾向,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染色体显性遗传。尽管对非外伤性锯齿缘截离的遗传家系有零散报道,但现有研究仍未发现其存在明确的遗传模式或已知的基因缺陷。另外,有人认为非外伤性锯齿缘截离可能与锯齿缘处的生理特点及已经存在的玻璃体视网膜变性有关。有研究表明,锯齿缘后0.25~0.5PD的环形区内易发生囊样变性。周边视网膜的相对薄弱,玻璃体基底部与锯齿缘的紧密粘连以及睫状肌频繁的收缩运动也被认为是锯齿缘截离发生的解剖生理基础。此外高度近视视网膜劈裂也被认为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锯齿缘截离治疗,若发生时间短,没有或仅有小范围视网膜浅脱离,可考虑巩膜外冷凝、激光光凝治疗。但因其诊断往往较晚,常伴有较大或慢性视网膜脱离,目前主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为巩膜外冷凝、外垫压和(或)环扎(垫压物为硅海绵)、放液术。因锯齿缘截离较少伴有PVR的发生,一般不需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但有时外伤性锯齿缘截离或与既往玻璃体腔炎症相关的锯齿缘截离可伴有PVR形成,这时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气液交换及眼内气体填充也可被用于某些复杂性病例。锯齿缘截离手术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一般较高,且复发率较低。Stoffelns等对52例锯齿缘截离行巩膜外手术患者的研究显示术后解剖复位率可达97%,对40例患者的长期随访显示没有一例发生视网膜再脱离,70%的患者可获得视力提高,但因82%的患者术前伴有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术后仅有40%的患者可恢复阅读能力。不过,也有研究者指出巩膜外手术后可出现垫压物相关的并发症,如James等报道了26例锯齿缘截离患者行巩膜外冷凝加扣带术,术后71.4%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垫压物相关的占67.9%,包括垫压物膨出(25%)、斜视(17.9%)及感染(10.7%)。但对13例患者行垫压物取出术后,92.3%的患者仍可保持视网膜解剖复位。因此,巩膜外冷凝加扣带术仍是目前治疗锯齿缘截离视网膜脱离最常用及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