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macular hole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acular hole with retinal detachment,MHR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液化的玻璃体经黄斑裂孔到达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造成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可以局限于裂孔周围,也可以较为广泛。国外报道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0.5%~5%,而在亚洲人群中高达9%~21%,可能与亚洲人群高度近视的发病率较高有关。临床上,该病主要好发于高度近视眼,偶见于钝挫伤及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性病变的患者。特发性黄斑裂孔较少出现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的病因有多种,其中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最为常见,且较特发性黄斑裂孔早5~10年,早发的原因可能与高度近视眼异常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拉、过早的玻璃体液化以及内界膜上的肌纤维细胞收缩等因素有关。另外,高度近视眼常发生巩膜后葡萄肿,巩膜变薄、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及中血管层消失、Bruch膜破裂,以及色素上皮层萎缩等退行性变,使得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的黏合程度下降,导致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难度增大,黄斑裂孔闭合率低于特发性黄斑裂孔。
部分患者同时合并视网膜周边裂孔,目前多认为此种病例的视网膜脱离主要为周边裂孔所致,黄斑裂孔可能是视网膜脱离波及黄斑区后形成的继发性裂孔。
OCT是评价黄斑裂孔术前及术后愈合情况最有效的客观指标。高度近视性黄斑裂孔,尤其是伴有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黄斑部“白孔”较难观察,OCT检查能帮助作出准确的诊断。
B超有助于进行眼轴的测量、发现巩膜后葡萄肿、评估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增殖程度,是手术前的一项重要检查。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对中心视力的保存非常重要。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在早期多采用后巩膜冷凝加巩膜外局部加压术、巩膜缩短术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玻璃体腔注气术顶压视网膜和黄斑裂孔;近十多年来,随着玻璃体手术不断进展,目前常规采用玻璃体切除、玻璃体腔气体/硅油充填、联合或不联合视网膜内界膜剥离治疗黄斑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气体充填无效者,可再次行玻璃体气体充填,若再不成功则考虑激光封闭黄斑孔或者巩膜缩短术。个别手术失败的病例多合并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常需行硅油充填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气体充填,常用普通无菌空气或膨胀气体,如SF6、C2F6、C3F8等,但最近临床实践发现,单纯的空气充填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不仅缩短患者的体位配合时间,同时裂孔的愈合率与膨胀气体充填无显著差异。玻璃体注气手术治疗黄斑裂孔虽然封闭裂孔的成功率低,但在不能行玻璃体手术的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注气之前通常需前房穿刺降低眼压后才可注入足够量的气体。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玻璃体对黄斑中心凹切线方向的牵拉是黄斑孔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裂孔的扩大与内界膜表面的肌成纤维细胞收缩有关。因此引入了内界膜剥离术,研究报道也显示在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联合内界膜剥离的患者其手术成功率更高。
近年来,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新技术包括25G/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重硅油的应用、不同染色剂辅助的视网膜内界膜剥离、视网膜内界膜翻转和移植等,总体的趋势是创伤更小、解剖复位率更高,并尽可能改善患者视功能。
黄斑裂孔周围的激光光凝理论上能够增加孔周视网膜组织与脉络膜的黏合,增加视网膜复位的成功率、减少复发。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如果合并高度近视,其黄斑区的RPE和脉络膜组织萎缩,对激光的反应性差,因此激光难以奏效。而且此技术的临床研究结论也还存在争论。
如果黄斑孔合并周边视网膜裂孔,此时黄斑孔并非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常规巩膜加压术封闭周边视网膜裂孔,不需处理黄斑孔即可使大多数视网膜脱离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