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恶性高血压的眼底改变
恶性高血压的眼底改变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ccelerated hypertension

中文别名 :急进型高血压

概述

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型高血压(accelerated hypertension),是指血压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升高至严重程度,使血管受到重度损害。多见于40岁以下青壮年,血管相对无老化改变者。也可见于任何慢性高血压过程中,血压突然急剧升高者。舒张压通常可高达18.7~21.3kPa(140~160mmHg)。高血压患者中有高血压眼底改变者约占64.7%~73.3%。而恶性高血压发病率较低,占高血压病总数的1%~5%,故这种眼底改变并不常见。

恶性高血压发生于:①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期;②肾脏疾病,如各型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等;③内分泌疾病,如Cushing综合征、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瘤等;④其他,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铅中毒等。上述疾患常导致肾上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分泌增高,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增多,造成全身小动脉强力收缩,使血压急剧升高。

病理学

全身和眼底小动脉血管壁细胞肿胀,染色淡,细胞核碎裂,支持纤维肿胀、增殖,特别是弹力纤维。其典型改变为局限性小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影响整个动脉壁,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

脉络膜血管比视网膜血管更易受损。当血压急剧升高时,脉络膜自律神经系统调节受损,脉络膜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失去调节能力。脉络膜毛细血管本身即有许多微孔,血压快速升高时更增加了它的渗透性,浆液性液体和纤维蛋白渗出进入脉络膜基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及视网膜下。脉络膜小动脉壁纤维蛋白样坏死,毛细血管闭塞,管腔内有纤维蛋白和血小板,视网膜色素上皮弥漫渗漏(Elschnig斑)。

视网膜动脉也呈现纤维蛋白样坏死,特别是位于视盘周围的小动脉和前毛细血管小动脉变化明显。由于血管屏障受损,浆液性渗出致视网膜水肿,有形成分渗出产生出血、渗出。在有棉絮状斑存在的地区显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闭塞所致局部缺血,该处轴浆运输受阻,神经纤维肿胀,细胞器增殖聚集,晚期轴索断裂,形成细胞样体(cystoid body),即临床所见的棉絮状斑。

视盘水肿的机制有几种看法,该处血供复杂,其组织压受眼压和颅内压的影响。有人认为高血压脑病,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视乳头血流淤滞。有人认为高血压可直接影响视盘血供而缺血,视盘轴浆受阻,神经纤维肿胀,细胞器增殖,浆液纤维蛋白液渗出,类似视网膜水肿的病理改变。因此视乳头水肿可能与缺血和机械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迂曲,并有微血管瘤形成,晚期有荧光素渗漏。视网膜毛细血管有大量荧光素渗漏。相当于棉絮状斑区域的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小的无灌注区,其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微血管瘤形成,并有荧光素渗漏。相当于Elschnig斑处脉络膜毛细血管呈现低灌注或无灌注,晚期有荧光素渗漏。动脉细窄,静脉充盈迂曲。

治疗

1.明确病因,尽快去除。

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突然急剧升高,最好使舒张压缓慢稳定下降,急剧降低血压可造成器官缺血。因为长期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已部分或完全纤维化,血管壁对血压有很高的耐力,且丧失了一定的弹性和收缩力,只有在一定高度的收缩压下,才能维持器官的末梢循环。如果血压突然降得太多,反而出现末梢血液供血不足,而使器官血管出现闭塞现象。

3.注意饮食,限制食盐。

4.眼部采取对症治疗,如活血化瘀以促进渗出和出血的吸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和路丁等。

作者
张惠蓉;刘宁朴
来源
中华眼科学,第3版,978-7-117-18948-4
中华眼科学(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高血压的眼底改变 下一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眼底改变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