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睫状体平滑肌瘤
睫状体平滑肌瘤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中外胚叶平滑肌瘤

英文别名
mesectodermal leiomyoma
概述

睫状体平滑肌瘤是一个向平滑肌方向分化的良性肿瘤,非常少见。由于本瘤具有向神经性肿瘤分化的某些特征,因此在较早的文献中又称为中外胚叶平滑肌瘤(mesectodermal leiomyoma)。本瘤主要发生在睫状体或前部脉络膜,其可能起源于睫状体平滑肌或睫状体基质内的间充质细胞。有关虹膜或脉络膜平滑肌瘤的报道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睫状体或葡萄膜恶性平滑肌瘤的报道。

病理学

肿瘤位于睫状体色素上皮下方,呈白色、结节状或半球状无色素性的实性肿物,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瘤体表面的色素上皮基本完整。有些瘤体向睫状体上腔和巩膜面呈膨胀性生长,引起局部巩膜向外隆突或瘤细胞侵及巩膜组织(图1)。镜下,肿瘤主要由束状或交错状排列的无色素性梭形瘤细胞组成,胞质丰富,嗜酸,有大量纤维状胞质突起,胞质内有大量纵向走行的肌丝;胞核呈椭圆形,无细胞异型性和病理性核分裂象。有些部位的瘤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大量纤细的胞质突起互相交织成网状,类似星形细胞瘤的形态。电镜下可见瘤细胞具有平滑肌瘤的特征,有局灶性梭形致密物、微饮液小泡和胞质中含有大量微肌丝。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对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染色呈强阳性,S-100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呈阴性表达。

图1 睫状体平滑肌瘤

A.眼球大体切面显示肿瘤呈白色,位于睫状体和前部脉络膜(粗箭头),伴有视网膜全部脱离(细箭头);B.瘤细胞呈长梭形,胞质丰富,排列成束状 HE×400;C.瘤细胞对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染色呈阳性表达Envision×400;D.Masson染色显示瘤细胞胞质呈紫红色 HE×400;E.另外一例显示瘤细胞排列类似神经胶质瘤 HE×400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因为本瘤大多数发生在睫状体部位、瘤体通常与邻近葡萄膜组织有较清楚的界限,所以若临床诊断明确,一般多采用肿瘤局部切除术。根据肿瘤部位选择部分虹膜切除术、虹膜睫状体切除术或部分板层巩膜睫状体脉络膜切除术。根据国外一些文献报道如果肿瘤体积较小,无明显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大多数病例可保留眼球和一定的视力,且肿瘤切除后一般不复发,治疗结果比较满意。对肿瘤体积已很大,并引起广泛视网膜脱离者局部切除术非常困难,效果亦不佳。国内文献中报道的多数病例均因误诊为黑色素瘤而摘除眼球。

平滑肌瘤属于良性肿瘤,虽然有些瘤体生长速度较快,体积可很大,但一般不会发生恶性变。位于虹膜根部或睫状体前部的肿瘤可阻塞前房角,早期出现眼压增高或继发性青光眼症状。肿瘤细胞亦可累及局部巩膜或从角巩膜缘处穿透眼球壁。对视功能的影响取决于肿瘤的部位、体积和继发性病变的程度。有些肿瘤由于体积较大,引起广泛的继发性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或继发性青光眼,最终导致眼球摘除。因此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诊断,早期采取适当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和避免不必要的眼球摘除。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作者
魏文斌
来源
眼科病理学,第1版,978-7-117-19868-4|眼科肿瘤学,第1版,7-117-06340-8
眼科病理学,第1版,978-7-117-19868-4
眼科肿瘤学,第1版,978-7-117-06340-8
上一篇:睫状体无色素上皮瘤 下一篇:睫状体神经源性肿瘤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