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pithelial ingrowth or downgrowth
作者
魏文斌
概述
通常由于眼前节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虹膜、晶状体囊膜或玻璃体嵌顿伤口,再加术后持续低眼压,使结、角膜上皮细胞通过未愈合的切口向眼内生长。此病在白内障囊内摘除的年代多见,是白内障术后摘除眼球的重要原因。不过现今在经角膜切口作超声乳化的病例中也有发生。结、角膜的上皮细胞经未愈合的伤口入眼后,沿角膜后面、虹膜表面生长。在角膜后生长时,形成由一层细胞组成的半透明的薄膜,不过向瞳孔的进行缘由于细胞层数增多而浑浊且呈波纹状变得容易辨认。有疑问时,可作前房穿刺将角膜后的细胞刮除,了解其为上皮或内皮细胞。虹膜表面生长的上皮使虹膜纹理不清,最好的辨认方法是通过氩激光照射,上皮细胞变白可确认。虹膜上皮细胞可通过瞳孔向后,沿睫状体及玻璃体前皮质表面继续生长。上皮在眼内的持续生长,可导致顽固的虹膜睫状体炎;上皮覆盖房角及周边虹膜前粘连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可使视力完全丧失,并伴疼痛而摘除眼球。本病治疗困难且易复发。早期,角膜后的上皮可能通过经角膜冷冻予以摧毁;当上皮已覆盖整个角膜时,只有作角巩膜移植手术。覆盖局部虹膜或睫状体的上皮,可作虹膜或虹膜睫状体切除;玻璃体前皮质上的上皮,作玻璃体切除。总之,本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不多,疗效差,故重在预防。如有发生,当及早确诊,及时诊疗。
来源
中华眼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9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