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青光眼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青光眼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

中文别名 :ICE综合征

作者
蒋幼芹
概述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ridocorneal endothelial syndrome,ICE综合征) 多单眼发病,多见于20~50岁,女性多于男性。其表现为角膜内皮异常、进行性虹膜基质萎缩、广泛的周边虹膜前粘连、房角关闭及继发性青光眼的一组疾病。

Harms(1903)最先报道单眼青光眼合并虹膜萎缩及虹膜裂孔病例,并命名为“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progressive iris atrophy)。半个世纪后,Chandler(1956)报道了一组类似病例,不同之处为以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及角膜水肿为主要特征,而虹膜改变仅限于基质层的轻微萎缩,可伴有瞳孔移位、眼压正常或轻度增高,但无虹膜裂孔的综合征,称“Chandler综合征”。Chandler认为此病系角膜内皮层异常,且其外观如同被有锤击敲打的银色粉末。进行性虹膜萎缩与Chandler综合征的青光眼,均以进行性房角关闭为特征。

Cogan-Reese(1969)描述了两例以虹膜表面呈现多发性色素性小结节为特征,伴有明显虹膜周边前粘连、房角处有类似后弹力层的异常基底膜。并指出虹膜表面结节可与虹膜基质萎缩及Chandler综合征的表现同时存在。经组织学检查虹膜病变具有痣的特征,故提出了“虹膜色素痣综合征(Cogan-Reese syndrome)”的命名。

随着近代对本组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及大量的临床病理研究,更充实了对本组眼病的认识。根据Campbell膜学说,指出其关键是角膜内皮缺陷,导致角膜水肿、进行性前房角关闭及以虹膜异常,且合并青光眼为基本病变。虽然有些学者曾提出过对诊断命名术语的修正,曾提出过如“原发性增生性内皮变性”(primary proliferative endothelial degeneration)、“虹膜角膜变性”(iridocorneal degeneration)及“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等。但现已广泛采用Eagle等提出的“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命名。将原发性进行虹膜萎缩、Chandler综合征及虹膜色素痣综合征,列为同属于一类疾病的三种不同的变异,三者均以角膜内皮缺陷为基本病变,并伴有虹膜改变及眼压升高的共同特征。但在病程的初期,三者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合并瞳孔变形、瞳孔移位及虹膜裂孔;Chandler综合征有早期角膜水肿;而虹膜色素痣综合征则以多发性细小的色素性虹膜结节为特征。由于虹膜萎缩不是其主要的与基本的特征,所以“进行性虹膜萎缩”仅单独代表3种临床变异中的第一种类型。

病理机制学说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的确切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由于很少有家族史以及角膜组织学的明显改变,而又出现在出生后,故认为为后天获得性眼病而不是遗传性或先天性眼病。其特征为小梁网及虹膜面,被增生的角膜内皮细胞及后弹力层物覆盖,最后渐渐发展成闭角型青光眼。根据目前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研究,有以下几种学说:

1.Campbell膜学说

最初Rochat与Mulder(1924)观察到虹膜根部与角膜周边部粘连在一起,瞳孔向粘连侧的方向移位,与其相对应的虹膜侧,受到牵拉伸展而变薄,与此同时又有一单层由内皮细胞组成的玻璃膜,覆盖着病变区的前房角及虹膜。Campbell(1978)基于对82例原发性虹膜萎缩的临床观察及10例眼球摘除标本的组织学研究,提出了膜学说。他指出其基本病变始于角膜内皮异常,表现为角膜水肿,并有一单层内皮细胞及类后弹力层组织组成的膜,越过开放的前房角,向虹膜延伸,覆盖于虹膜前表面,随着此膜的收缩,导致虹膜周边前粘连、小梁网被膜遮盖、房角关闭、瞳孔变形且向周边虹膜前粘连显著的方向移位,与其相对应象限的虹膜被牵拉而变薄,重者可形成虹膜裂孔,与此同时发生继发性青光眼。

2.缺血学说

虹膜供血不足可能为原发性进行性虹膜萎缩的发病机制。Zentmayer认为虹膜血管硬化缺血。De Schweinitz提出系局部炎症的毒素引起虹膜缺血。Heath认为虹膜开大肌的节段性缺血,引起某象限开大肌萎缩,瞳孔向虹膜萎缩相对应象限方向移位,最后虹膜周边前粘连及膜形成导致青光眼。

3.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 cells)学说

Bahn(1984)提出神经嵴细胞系间叶组织,分化成角膜内皮及实质层。在角膜内皮显微镜下,早期的ICE综合征内皮细胞明显小,与婴儿时期的相似。因而推测由于原始的神经嵴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各型的ICE综合征。

4.病毒感染学说

由于在角膜内皮细胞层观察到了淋巴细胞存在,推测可能为病毒引起的慢性炎症。虽然Phelps对13例ICE综合征患者的血清学检查未证实Epstein-Barr病毒感染,但Pavlin对25例ICE患者的角膜标本经PCR检测,发现其中16例在角膜内皮细胞层内,有单纯疱疹性病毒的DNA,故认为可能来自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正常人的角膜及其他慢性角膜病患者的标本中无此发现。

除以上学说外,尚有炎症学说:认为本病由眼内的低度炎症引起,但大多数临床病例,不仅无活动性炎症反应,且组织学检查也不支持炎症。另有原发性虹膜缺陷学说:认为与局部营养障碍、开大肌缺失等虹膜缺陷有关。

当今在以上众多学说中,以Campbell膜学说最受重视。

临床特征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治疗ICE综合征时应针对角膜水肿与继发性青光眼进行治疗。早期用药物治疗,由于此类继发性青光眼的房水引流道,被膜状组织及虹膜周边前粘连阻塞,故宜采用房水生成抑制剂治疗,比改善房水流畅度的药物有效。常用的有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酰胺,α2受体激动剂如阿法根滴眼液,及房水生成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派立明)滴眼液、多佐胺滴眼液等。为减轻角膜水肿,可加辅助治疗,如高渗盐水点眼、配戴软性接触眼镜。此外,多瞳症患者也可试行配戴中心区有孔的不透明接触眼镜,以提高视力。

对角膜水肿而眼压正常或仅轻度增高,且无视乳头及视野改变的青光眼,可行角膜移植术,其成功率约70%,但术后多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

若视乳头已损害,最终多需手术治疗,以控制眼压。可选用的手术有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晚期病例可试行经巩膜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或睫状体冷冻术。在做滤过性手术时可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如5-氟尿嘧啶,或丝裂霉素C,可能对较长期控制眼压有益,且可以减少术后降眼压药物的应用。国外学者认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与单独行小梁切除术相比,至少可以对中期的ICE综合征综合征获得更好的疗效。

由于ICE综合征为慢性进行性疾病,术后内皮细胞与类后弹力膜样的组织仍在继续生长,不但可直接长入滤过泡内,覆盖滤过泡内壁,且可越过角巩膜手术区,向前房角内生长,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病程发展,对眼压与角膜水肿的控制也会越来越困难。有人提出在做滤过性手术时,切口边缘可试用电烙术,以防术后内皮细胞增生导致手术失败。术后的功能性滤过泡仅能维持5~10年,往往虽重复手术,眼压仍不能得到控制,可试行Nd∶YAG激光重新开放阻塞的房水引流滤过道,获得眼压降低,但病程始终仍在继续进行中,最终因角膜内皮细胞丧失而导致大泡性角膜病变及难以控制的晚期青光眼而丧失视功能。Huang等(2009)采用角膜深板层内皮移植术(deep lamellar endothelia keratoplasty,DLEK)治疗7例ICE综合征患者,术后视力均获迅速提高,且并发症低。而最近报道在内皮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用免疫毒素可抑制细胞增生。如果实验证实病毒颗粒出现在角膜内皮中,可采用抗病毒治疗。

来源
中华眼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下一篇: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