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并发症的白内障手术后出现眼压升高,称为无晶状体性青光眼(aphakic glaucoma),多发生在白内障术后较晚期。如果青光眼发生在常规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多出现在白内障手术中有并发症者。对每例患者来说,白内障手术后的青光眼可因一种或多种机制引起,其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且难以处理恰当。
若青光眼发生在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则称假晶状体眼的青光眼(pseudophakic glaucoma),或人工晶状体眼的青光眼。
白内障摘除术后的任何时期均可出现青光眼。现已有报道指出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术后对眼压控制不但无影响而且可能有帮助。术后眼压升高可为暂时性或永久性,而植入人工晶状体不一定为导致眼压升高的直接原因。
1.开角型青光眼
术后一周内,原已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者,可能因前房积血、炎症碎屑或其他物质,如色素或残留的晶状体皮质,阻塞小梁网。此外,残留的黏弹剂,尤以透明质酸钠,可导致开角型青光眼。预防方法包括改用其他黏弹剂,如硫酸软骨素或甲基纤维素。硫酸软骨素的黏稠性比透明质酸钠低20倍,可能不会导致更多的眼压升高。在手术结束时应尽可能取出黏弹性物质,甚至可预防性给予乙酰唑胺或醋甲唑胺。此外,因血-房水屏障被破坏,形成了浆液样房水、术后虹膜炎引起小梁功能受累,及术后炎性细胞可阻塞小梁网间隙亦可引起眼压升高。
另外,在术后中期(一周后)因前房内的玻璃体存留,可发生无晶状体性开角型青光眼。在此阶段如伴有前房积血、炎症、残留的晶状体碎屑均可能引起青光眼。术后数周的眼压升高,应警惕出现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若术中发生玻璃体积血及玻璃体前界膜损伤时,退行性红细胞进入无晶状体眼的前房,阻塞小梁网间隙可导致血影细胞性青光眼。
术后晚期(2月后)因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晶状体囊膜切开术后,可出现眼压升高,术后应尽量预防眼压升高,并在后囊膜切开术后数小时内观察眼压状态。后囊膜切开口直径不宜过大,不应超过3mm,不但可获良好的视力增进,且激光能量极小,眼压升高的危险性亦少些。术后晚期由于白内障手术切口处新生血管形成或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与虹膜和(或)睫状体摩擦,在数月或数年后,可能出现前房及玻璃体积血导致眼压升高。
2.闭角型青光眼
无晶状体眼多因周边虹膜前粘连,造成永久性房角关闭导致瞳孔阻滞继发性青光眼。位于虹膜前后表面的膜性机化物,亦可引起瞳孔关闭,只有行虹膜切除术才可预防或减少瞳孔阻滞发生。但许多无晶状体眼或假晶状体眼,虽未作虹膜切除术,也不出现瞳孔阻滞,而另有些眼虽作了虹膜切除术,却发生青光眼。现今,在作常规白内障摘除术,特别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一般不作虹膜切除术。甚至有些医师反对作虹膜切除术,认为虹膜切除术可引起某些并发症,如术中出血或术后黄斑囊样水肿。但也有报道指出:作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未作虹膜切除术易出现瞳孔阻滞,故提出在所有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均应作虹膜切除术。
笔者的经验认为在急性瞳孔阻滞时,往往不易行激光虹膜切开术,因为眼压升高引起的虹膜组织充血、水肿及炎症,加上角膜水肿,以及虹膜周边部可能与角膜相接触,使激光手术操作困难,难以达到手术目的,而且很可能在术中出现虹膜出血及角膜内皮损伤,故不宜急于行激光虹膜切开术。
经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时,行虹膜切除术有一定难度。如为有丰富操作经验的医师行超声乳化,比现代囊外摘除术对眼部损伤轻微些,因而减少了行虹膜切除术的必要性。现笔者只在下列情况时,术中联合行虹膜切除术:估计术后炎症反应较重;手术操作较困难者,如术中虹膜脱出较频或出现后房压力过高,需过多操作虹膜;或虹膜脱出发生在浅前房或短眼轴眼患者。总之,我们主张行虹膜切除术应因患者的情况而异。
周边虹膜前粘连所致永久的不可逆性前房角损害,亦可因非瞳孔阻滞因素引起。如在白内障手术前有可能已患闭角型青光眼。严重的术后炎症或前房积血,可引起进行性虹膜周边前粘连以致房角关闭。虹膜红变(常见于视网膜缺血)时,手术本身可加速新生血管形成,术后眼组织的炎性反应亦可导致房角关闭。在白内障手术中,如发生晶状体核或皮质掉入玻璃体腔内,术后常出现慢性炎症、周边虹膜前粘连的形成均可引起青光眼。
前房形成迟缓:白内障术后5天或5天以上无前房,继而出现持续性虹膜周边前粘连可引起小梁网损伤。术中切口缝合不良或术后切口愈合差,导致虹膜嵌顿于切口内,均可引起进行性房角关闭,其严重程度取决于虹膜损伤及炎症程度。
1.药物
无晶状体性开角型青光眼应以药物治疗作为第一线处理,因为药物治疗常有效,但抗青光眼手术的成功率,比有晶状体眼的青光眼低些。开始时可选用前列腺素衍生物、β受体阻滞剂或碳酸酐酶抑制剂及高渗剂,此外也可用强力缩瞳剂,但应注意有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最好不用肾上腺素,因30%的无晶状体患者,点用肾上腺素后有出现黄斑囊样水肿的危险,但拉坦前列腺素滴眼降眼压后,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率极低。
2.激光手术
(1) 激光小梁成形术:如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或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在具有正常房角标志的无晶状体眼甚至假晶状体眼上施行,可能比滤过性手术获得的降眼压效果明显。
(2) 虹膜切开术:瞳孔阻滞时可作氩激光或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不仅对治疗有效,而且有助于鉴别瞳孔阻滞及房水反流所致的眼压升高。
(3) 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瞳孔阻滞伴虹膜角膜接触的病例,在行虹膜切开术前,使手术区局部虹膜变薄且皱缩而加深前房。
(4) 后囊膜切开术:若瞳孔阻滞在后囊膜处或前部房水返流时,切开后囊膜以建立囊膜后间隙与前房间的交通。
(5) Nd∶YAG激光玻璃体松解术:出现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因玻璃体前移而致虹膜切口阻塞,形成的虹膜玻璃体阻滞,可在虹膜切口处作激光玻璃体松解术。
(6) 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可用二极管激光(波长810nm)、氩激光及连续波型Nd∶YAG激光,破坏睫状体或使睫状体收缩以解除房水反流。
3.常规手术
(1) 滤过性手术:理论上认为能在有晶状体眼上做的滤过性手术,也能在无晶状体眼上施行,但后者的成功率常较低些。
(2) 全层滤过性手术:如经典的巩膜灼滤术。虽有研究指出与板层巩膜灼滤术比较,其术后并发症较高,在无晶状体眼及假晶状体眼上,尚不知道是否比板层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的长期成功率高些。
(3)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其基本操作在巩膜瓣下进行(除最内层保留外),使房水流出时保持正常的前房深度。但操作难度较大,且需购置特殊植入物。
(4) 房水引流物植入术:行常规滤过性手术后因瘢痕形成导致手术失败的无晶状体眼或假晶状体眼性青光眼的患者,采用此型手术十分有效。现今的多数房水引流物均置于赤道部附近的眼球壁,有的植入物放置的部位甚至达赤道部以后。房水引流置入物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有阀门装置及无阀门装置。
(5) 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对晚期青光眼视功能低下且眼压高,而患者的症状较重且难以忍受者,经以上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对睫状体进行破坏。
总之,在治疗无晶状体眼或假晶状体眼性青光眼前,最重要是应判断青光眼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对眼部进行仔细检查有助于思考诊断的线索,包括前房深度及前房的反应状态;有无功能性虹膜切除口;前房角状态;视乳头及视野的特征性改变,可以了解眼部的总体状态,而人工晶状体的有无可能或不可能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一般来说,除非有指针需作特殊处理,如出现瞳孔阻滞或房水反流,只要眼压能够控制,患者对药物耐受好,均应坚持药物治疗。许多患者药物治疗可维持终身,有时甚至包括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特别是在手术效果不佳或不宜手术和(或)预计患者的寿命不长时。常规的滤过性手术对无晶状体眼及假晶状体眼,比有晶状体眼成功率要低些。结膜瘢痕、前房中的玻璃体、房水质量的改变,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较常见于无晶状体眼及假晶状体眼,以上均为导致滤过性手术失败率高的原因。
虽然人工晶状体可能是引起青光眼的原因之一,但摘除人工晶状体常无指征,且对控制眼压不一定有帮助。相反,摘除人工晶状体可增加青光眼手术失败概率,或引起其他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