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lectric cataract
概述
触电或雷电均可引起晶状体局限性或完全性混浊。由于晶状体含有大量蛋白质,电阻较大。当电流到达晶状体前囊膜时,遇到较大电阻而产生热能,引起晶状体囊膜通透性改变和晶状体纤维蛋白变性凝固。其形态学上的变化主要是前囊膜下液泡形成,以后形成点状或线状混浊,逐渐发展为全白内障。也有的电击性白内障可静止,混浊逐渐吸收消散。
病因及接触机会
主要见于检修带电电路、电器,或因电器绝缘性能降低所致漏电等电流接触体表后发生的电击伤。
发病机制
原因尚不太清楚,可能是由于电流通过眼球时,有较大的电流经房水到达晶状体。而晶状体又是一个含有蛋白质的组织,电阻极大。当较大电流到达晶状体前囊遇到较大的电阻时,就产生较多的热量而破坏晶状体的前囊,加之电解作用,进一步引起晶状体囊膜的通透性改变和晶状体纤维蛋白反应。晶状体内细胞损伤也可能是导致白内障形成的一个原因。晶状体核因电阻小,电流容易通过,一般损伤较小。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当晶状体完全混浊时可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效果良好,但视力恢复程度取决于眼底有无损伤,以及损伤程度。可参照辐射性白内障处理。
该病较少引起视力下降,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也有的持续发展以致严重影响视力而需要手术。
预防
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工作时应穿橡皮衣,戴橡皮手套等。
作者
何守志
来源
眼科学,第1版,978-7-117-06865-5
同仁眼外伤手册(同仁眼科手册系列),第1版,978-7-117-29226-9|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1版,978-7-117-13486-6
现代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1版,978-7-117-13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