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角结膜鳞癌
角结膜鳞癌
概述

角结膜鳞癌是一种原发性上皮恶性肿瘤,也可由上皮内上皮癌迁延多年恶变而来。

病因学

角结膜鳞癌的发病原因不明。

流行病学

角结膜鳞状细胞癌居眼表恶性肿瘤的首位,约占所有眼表恶性肿瘤的53.7%,多见于60~69 岁老年男性,青少年发生角结膜鳞状细胞癌甚为少见,但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呈现低龄化趋势。

发病机制

角结膜鳞癌的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于角膜溃疡遗留的瘢痕上,或翼状胬肉手术后或创伤后,也可以原发于健康的角膜上。

解剖学与组织学

多数肿瘤细胞分化较好,表面常有角化。癌细胞呈巢状或团块状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呈多边形,短梭形等,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紊乱,核分裂象常见,可见角化珠。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常呈小巢状或条索状排列。而未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其癌细胞则无一定排列方式,癌细胞之间无嗜银纤维,故难以判断为哪一类癌,甚至误认为肉瘤。本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①结膜表面肿物;②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极向紊乱,核分裂象多见;③有角化珠和细胞间桥。此外,可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病理学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结膜鳞状细胞癌分为乳头状和浸润性两种类型。乳头状鳞状细胞癌比较常见,癌细胞向角结膜表面和结膜囊内生长,形成大小不一的乳头状肿物。浸润性鳞状细胞癌除原位癌改变外,癌细胞突破上皮基底膜,在结膜上皮下组织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癌巢、条索或片块。内、外眦部或穹隆部结膜鳞状细胞癌容易向眼眶内蔓延。有些病例癌细胞可通过角巩膜缘侵入眼内生长。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应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病变早期未突破角膜前弹力层时,行广泛的结膜和角膜浅层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可达到根治目的。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又称非穿通性角膜移植、部分板层角膜移植、浅层角膜移植,是一种部分厚度的角膜移植,即切除角膜的部分厚度病变,置换相应厚度的透明角膜移植片,以达到光学或某些角膜疾病的治疗性目的。凡病变在角膜实质层以上,未达到后弹力层者,均可做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手术留下底层组织,作为移植床。移植床通常很薄,甚至仅留后弹力层和内皮层。LK可减低散光,改善视力,恢复角膜结构,对薄的角膜提供结构支持,因此,患者可获得视力及治疗双重目的。

2.眼内组织或眼眶组织被肿瘤侵犯的晚期病例,需行眼球摘除或眶内容摘除术。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1.帮助病人了解角膜移植手术的有关知识,介绍角膜排斥反应的症状,若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移植片混浊,即到医院就诊。

2.指导病人继续眼部用药,教会病人正确点眼药水、涂眼膏。

3.术后角膜移植片知觉尚未恢复,讲解自我保护术眼的知识,继续戴防护眼罩至少1月,患眼不能热敷,外出戴防护眼睛,不能游泳、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运动,可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

4.角膜缝线未拆除,坚持定期复查。⑤预防感染:不用手或不洁布擦眼,仰卧位洗头,尽量避免洗头水进入眼睛,如果水进入了眼睛,用干净布擦干后,使用抗生素滴眼液。⑥保证充足睡眠,防止眼镜过度疲劳,避免强光刺激,少看电视、电脑,阅读时间每次不超过1h。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
陈家祺;袁进
来源
眼表疾病学,第1版,978-7-117-05602-9|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第1版,978-7-117-08133-3
眼科诊疗常规,第1版,978-7-117-06761-6
眼科护士手册,第1版,978-7-117-11632-9
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第1版,978-7-117-08133-3
眼科病理学图谱,第1版,978-7-117-15015-6
眼科肿瘤学,第1版,978-7-117-06340-8
眼肿瘤与眼眶病病例精粹,第1版,978-7-117-22670-7
下一篇: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