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膜上皮损伤
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手术当中,常常发生角膜水肿,妨碍对内眼的观察,这和术中频繁滴表面麻醉剂或扩瞳剂导致上皮受损有关,此外接触镜金属环固定太紧,影响角膜缘血液循环也有一定影响,此种情况下,为使手术得以进行,术者通常刮除水肿的角膜上皮。一般术后数天内上皮可以愈合,但糖尿病患者由于上皮基底部与前弹力层之间黏着非常疏松,容易形成持续性上皮缺损。因此,若非必要,不要刮除角膜上皮或者至少要保留周边部的上皮,术中使用黏弹剂保护上皮,可以减少损伤。术后的上皮缺损可以使用促进上皮修复的药物,佩戴角膜接触镜可以减轻刺激症状。
二、角膜内皮损伤
玻璃体手术时间较长、眼内操作较多,有可能损伤角膜内皮,引起角膜水肿。手术中有时为获得较大的吸力或提高眼压,需要加大灌注流量,如灌注液直接射向内皮会导致内皮损伤,灌注液的成分也要适合角膜内皮的代谢。术中为了维持瞳孔的散大,灌注液中加入的肾上腺素,若浓度高于1∶5000,会对角膜内皮造成毒性损害,在上皮缺损的情况下局部滴用2.5%~10%的去氧肾上腺素,该药的穿透性增加,容易在角膜内蓄积,造成内皮毒性。术后玻璃体腔的填充物惰性气体、硅油等,不能提供内皮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若长期和角膜内皮接触,会造成内皮失代偿。因此玻璃体手术中要保持前房,不要使用过大吸引,使用的散瞳剂要控制浓度,术后敦促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促进前房的恢复。角膜内皮损伤的治疗包括使用高渗剂减轻水肿,生长因子促进内皮修复,角膜接触镜减轻症状,保守治疗无效,考虑手术置换受损角膜内皮,恢复角膜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