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
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咽-结膜热;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

作者
贺燚;孙秉基
英文别名
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NFC
概述

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pidemic keratoconjunctivitis,EKC)、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PCF)和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NFC)其中EKC是一种传染性强,世界性广泛流行的眼部传染病。

病因学

1.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群十分广泛的DNA病毒,高度嗜上皮,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除了感染结膜、角膜上皮及咽、淋巴组织外,还可引起呼吸道和肠道感染、肝炎和膀胱炎。迄今总共已发现100个血清型,至少47种血清型可以感染人类,其中19种血清型可引起EKC、PCF和NFC的病原体。其中EKC通常是由Ad8、19、37型引起,但Ad2~4、7~11、14、16、29等型也有报道。PCF是通常是由Ad3、4、7型引起,也与Ad1、5、6和14型有关;非特异性滤泡性结膜炎(NFC)是由Ad1、2、4、5、6型引起。

2.EKC通常发生在20~40岁的成年人,可长年发生,但以夏秋季节为主,主要是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和与感染源(如唾液、污染毛巾)接触或在污染的游泳池中游泳而传播。PCF和NFC通常与儿童呼吸道和胃肠疾病有关。

3.EKC、PCF的结膜炎和表层点状角膜炎是Ad感染的直接结果;上皮下浸润则由免疫反应所引起。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在其病程过程中,随着免疫机制的建立,很快自愈。因此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症状,防止角膜并发症的发生。虽然三氟胸苷在体外对Ad敏感,但本病对市场上已出售的该类药物和其他抗病毒药物均无明显治疗效果。

西多福韦(cidofovir)对多种疱疹性病毒有效,包括HSV1、SHV2、VZV、EBV,巨细胞病毒(CMV),对多种Ad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目前体外及临床均证实0.5%~1%的西多福韦滴眼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可阻止病毒的复制。因此,西多福韦有可能成为抗Ad的一线药物。

根据最近国内外文献,腺病毒性角膜结膜炎的治疗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抗病毒药治疗无效,西多福韦可能是例外。

2.局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双氯芬酸或酮咯酸)每天4次滴眼和口服布洛芬400mg、每天2~3次,可减轻症状。对病毒复制和角膜浸润无治疗作用。

3.合并虹膜炎(少见)时,局部应使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

4.局部抗菌药滴眼对本病无治疗作用,主要是预防混合细菌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溶液或眼膏滴眼,应尽量不用混悬液,以减少局部刺激。

5.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目前尚存在争议。一般认为严重结膜反应的患者如有明显炎症、水肿,伴有假膜形成,或有早期睑球粘连形成,局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症状,预防或减轻角膜病变的发生。常用的药物有0.1%氟米龙(FML)和0.02%地塞米松溶液每日4~6次滴眼,晚上用可的松眼膏涂眼一次。最近的文献报道,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但可延迟病毒的清除,促进病毒传播。作者推荐在急性结膜炎期最好不用或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而改用局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提高了安全性,又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对于少量角膜上皮下浸润,不影响视力者,最好不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影响视力者可采用0.05%氟米龙或0.02%地塞米松每日4~6次滴眼;严重者可用0.1%氟米龙或0.05%~0.1%地塞米松每日6~8次滴眼,必要时联合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每日或隔日一次;待上皮下浸润病灶迅速减少、变淡或症状明显好转后,逐渐减少滴眼的浓度或滴眼次数进行维持治疗,切勿立即停药或不规范的使用,以防复发。

6.其他药物 为了保护眼表、稳定泪膜,减轻角膜混浊和并发症发生,可采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滴眼;上皮糜烂较广泛者,尽可能采用刺激症状较轻的眼药水和眼膏点眼。若能采用生长因子(EGF、bFGF)或自家血清滴眼,会取得更好地效果。

预防

1.现已证实含碘消毒液对腺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稀释1100倍的碘化聚维酮(PVPV-I2)液或200倍的碘化聚乙烯醇(PVA-I2)液洗手30秒,浸泡诊疗器具5分钟,或用浸泡的纱布擦拭诊断桌及门窗等,可防止医院内感染。

2.流行期间,必须积极宣传防治知识,抓好学校、托儿所、工厂、企业、机关以及服务业(理发室、浴室)等的防治工作,制定有效的卫生管理和消毒隔离制度。

3.疫苗在预防腺病毒感染上有一定价值,Ad8、3、11型的灭活或减毒活疫苗已在日本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预防效果。

来源
中华眼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中华眼科学(第3版/上、中、下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EB病毒性角膜病变 下一篇:微小RNA病毒性角膜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