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化或骨化性肌炎是肘关节脱位的主要后遗症。肘关节脱位后,骨膜受到严重损伤使骨膜产生广泛的剥离,形成较大的骨膜下血肿,也可因复位过程中动作粗暴及复位后被动按摩加重创伤性血肿;或手术导致血肿扩散,使骨膜下血肿与肌肉间血肿相互沟通,在膜下和肌肉组织内,产生一种类似骨痂的新骨形成。多在肱骨远端前面、肱前肌深面。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因为儿童的骨膜厚而松,外伤后易掀起,骨膜下新骨形成也快。
凡在脱位整复后,肘部长期肿胀、疼痛,活动障碍者,应想及创伤性骨化的可能。伤后3~4周X线片即可有骨化阴影,即在肱骨下端前方有片状云雾状钙化阴影。X线片显示边缘清晰,一般需要2~3个月。
一旦发生,目前还不能阻止其发展,手术治疗不能操之过急,要待症状消失,骨化成熟后才能进行。一般要在1年以上。手术应在肌肉内进行,不要剥离骨膜,止血要彻底,防止术后血肿和碎骨残留,将妨碍活动的异骨切除,可恢复部分关节功能。术后短期石膏固定,加用止血药和吲哚美辛等药物,促进止血和吸收以利改善肘关节功能。
脱位整复后要有良好的固定,切忌在复位过程中动作粗暴。拆除外固定后,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主动活动,企图通过被动活动来增加肘关节活动幅度,这种动作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更增加肘关节的僵硬程度。强烈的被动运动和较重的手法按摩会加重关节囊挛缩和关节周围粘连,促使关节僵硬,影响伸屈活动。应告诉患者及家属防止肘关节强烈牵伸活动,如有血肿,可用理疗或中医中药治疗,促进血肿吸收,减轻疼痛。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水痘和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水痘患者多为儿童,为初发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则多为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为潜伏感染,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疱疹病毒科其他病毒结构相同,本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1.本病有自愈倾向,对于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局部滴肾上腺皮质激素眼液可加速消退。
2.对树枝状角膜炎,用机械刮除病灶的方法,可使病变很快痊愈。抗病毒药物,如碘苷(IDU)、阿糖腺苷(Ara-A)、三氟胸苷(F\-3TdR)等,局部应用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