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结膜炎症
结膜炎症
概述

结膜炎占结膜病首位,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也容易受到感染和外伤,但结膜本身也存在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等诸多的天然防御功能,对感染有相当的抵抗能力,对预防和抑制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结膜组织中弥漫分布着各种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是重要的免疫屏障;正常泪液中也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分泌型IgA和补体等,这些物质可清除致病菌,阻止细菌黏附到结膜表面,可限制细菌的繁殖,阻断感染过程。

正常情况下结膜囊内可存有细菌,大约90%的人结膜囊内可分离出细菌,其中35%的人更可分离出一种以上的细菌,这些正常菌群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60%),类白喉杆菌(35%)和厌氧的痤疮丙酸杆菌,这些细菌可通过释放抗生素样物质和代谢产物,减少其他致病菌的侵袭。当致病菌的侵害强于宿主的防御功能或宿主的防御功能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如干眼、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即可发生感染。

病因学

结膜炎的病因可根据其不同性质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

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结膜炎症。

2.非感染性

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

分类

根据结膜炎的病情及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根据病因又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真菌性和变态反应性等;根据结膜的病变特点,可分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慢性滤泡性结膜炎、膜性及假膜性结膜炎等。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1) 局部治疗

1)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有分泌物时,应进行冲洗,其作用主要是清洁,所用清洗剂应为无刺激性,常用者为生理盐水、2%~3%硼酸溶液或1∶5000~1∶10000升汞(或高锰酸钾)溶液,用洗眼壶冲洗。冲洗液须有适宜的温度。冲洗时,翻转眼睑,冲洗结膜面,同时用手指推动上下睑,使穹隆的分泌物也被冲出,同时头转向同侧,避免冲洗液流入对侧眼。

2)不要遮盖患眼:因结膜炎时分泌物很多,如果把患眼遮盖,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集存于结膜囊内;且遮盖后会使结膜囊温度升高,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使结膜炎加剧。如果患者畏光,可戴遮光眼镜。

3)局部用药:①抗菌药物或抗病毒滴眼剂:根据病原学诊断,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②眼膏:眼膏的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适用于睡前涂。③腐蚀剂:腐蚀剂有很强的杀菌力,同时也腐蚀结膜表层组织引起坏死,如硝酸银,应用时直接涂抹患处,切不可触及角膜,涂后应立即用生理眼水冲洗。常用0.5~1%硝酸银,滴眼时要翻转眼睑,将眼液滴于睑结膜上,滴眼后稍停片刻,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用棉签蘸少量药液,涂于睑结膜表面,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对于急性期分泌物多者,效果很好,但不可长期应用。

(2)全身治疗

对于严重的结膜炎,如淋球菌性结膜炎、沙眼等,需结合全身用药治疗。

预防

结膜炎多是接触传染,故应提倡勤洗手,避免随意揉眼。提倡流水洗脸,毛巾、手帕等物品要与他人分开,并经常清洗消毒。对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更不允许到公共游泳区游泳,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也必须洗手消毒,预防交叉感染。如果一眼患结膜炎,必须告诉患者保护健眼不受感染。

凡工作环境多风、尘烟等刺激者,应改善环境和戴保护眼镜,以防引起结膜炎。对公共场所如浴室、餐厅、游泳池要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

作者
吕岚;张文华
来源
中华眼科学:中册,第3版,978-7-117-18948-4
上一篇:颈静脉球瘤 下一篇: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