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炎与肾功能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脂血症、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镰状细胞贫血、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均可造成内耳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聋。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按起病年龄的不同,可分为:①起始于胎儿、新生儿的呆小病(又称克汀病);②起始于青春发育期前的幼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起始于成年人的成年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各型病情严重时,都可出现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耳聋多为两侧对称性,可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由于鼻咽部、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黏液性水肿病变,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鼓岬、听小骨的骨性增生等,对中耳的传音功能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2)肾脏疾病:由于肾脏和内耳中的某些组织(如血管纹、肾小管上皮等)在形态学、生理功能上存在明显的相似性,而且有些药物的耳毒性与肾毒性亦有相关性(如氨基苷类抗生素),因此,某些肾脏疾病可以对内耳产生损害,引起听力下降。
肾功能衰竭,无论是急性或慢性,都可引起两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可伴有耳鸣、眩晕。当肾功能衰竭得到纠正后,听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而由急性肾衰竭引起者,恢复得更好。肾小管性酸中毒有时可合并感音神经性聋。
(3)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常常引起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也可引起包括大动脉、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血管病变。糖尿病可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①内耳的血管病变学说;②听神经的神经炎学说。耳聋多为两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可伴有耳鸣、眩晕。
(4)高血压和高脂血症:高血压可引起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病因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螺旋器、螺旋神经节、听神经的退行性病变有关。本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等的高音调耳鸣、高频下降性感音神经性聋,双耳同时受累。高脂血症分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后者可有许多疾病引起,如糖尿病、酒精中毒、慢性肾功能衰竭、痛风等。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无论是纯高胆固醇或原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都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
(5)其他:有些血液疾病可以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如高黏血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可因红细胞或血小板增多、血液黏滞度增高而发生内耳小血管栓塞,引起突发性聋。因白血病或出血性疾病导致的内耳出血,也可引起突发性聋。维生素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A等)、贫血等,亦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营养极度缺乏,不少人发生两侧感音神经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