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感染性聋
感染性聋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infected deafness

中文别名 :传染性聋

作者
钟乃川
概述

感染性聋亦称传染性聋(infected deafness)是指听觉神经系统受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导致结构与功能不同程度受损所致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和(或)前庭功能障碍。带状疱疹病毒可侵犯听神经引起神经间质及神经实质性炎症,造成听力下降,但多数为轻中度损伤,只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或对症处理,在本病治愈后,听力可获得不同程度或完全的恢复。

流行病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状况日渐改善,抗生素及疫苗的普遍应用,此类耳聋发生率在我国已有明显下降。

类型

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感染性聋。先天性如风疹、先天梅毒等;后天性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伤寒、疟疾等。

耳聋可为神经性或为感音性,但大多为感音性和神经性并存。

病理学

零星的颞骨病理检查发现,在听神经、蜗轴和乳突尖内,神经和血管周围有明显的圆形细胞浸润。

病原微生物、临床表现及防治要点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1.听功能检查

①音叉检查Rinne试验(±);Weber试验:偏健侧;Schwabach试验:受测试侧耳骨导缩短。②纯音听阈测试:气、骨导曲线下降,无气、骨导差。通常高频损失较重,少数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③声阻抗检查:是判断鼓室气压功能和听骨链的完整性。

2.影像学检查

可根据上述检查结果选定X线、CT或MRI检查,以协助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并发症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一般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

1.药物治疗

目前多在排除或治疗病因疾病的同时,尽早选用可扩张内耳血管的药物;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溶解小血栓的药物;维生素B族药物,能量制剂;必要时还可应用抗细菌、抗病毒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2.助听器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配用助听器。

3.手术治疗

对双耳听力损失严重的病人可行手术治疗,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内耳可逆损害恢复。必要时行人工耳蜗植入术。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讲解相关知识,使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

2.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重视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病人生活要规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4.远离强噪声环境。如在强噪声环境工作者要注重自我保护。⑤慎用耳毒性药物。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1.开展卫生宣教,增强公众自我保护能力、防治传染源入侵,切断传播途径,控制危险人群,个人应避免不正当的性接触(如有关体液交换的性接触,涉及粪便的性行为等)。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毒的防御能力。

3.疫苗注射,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必要时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可减低发病率,减轻病情。

来源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3973-8
现代临床护理学,第1版,978-7-117-20871-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版,978-7-117-06902-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版,978-7-117-06902-3|县级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系列教材——眼耳鼻喉分册,第1版,978-7-117-18225-6
全国县级医院系列实用手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3973-8|人类病毒性疾病,第1版,7-117-04935-9
人类病毒性疾病,第1版,978-7-117-04935-9
上一篇:麻疹引起的感染性聋 下一篇:水痘引起的感染性聋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