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详情-疾病-人卫临床助手-人民卫生出版社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Insert title here
首页 >  疾病 >  腮腺炎引起的感染性聋
腮腺炎引起的感染性聋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 :腮腺炎引起的耳聋

概述

许多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内耳病损,导致双耳或单耳的、程度不同的感音神经性聋和(或)前庭功能障碍,称为感染性聋。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染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的症状为高热等全身症状和腮腺肿大,并可发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胰腺等处的炎症。是引起儿童单侧感音神经性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极少数发生于双耳。

病因学

腮腺炎为腮腺炎病毒引起之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有强嗜神经性,对内、外淋巴液亦有较大亲和力,感染早期可出现在脑脊液及血液中,进入内耳后,可致耳蜗血管纹、Corti氏器萎缩变形、螺旋神经纤维及神经节细胞减少,亦可同时出现前庭斑及壶腹结构的破坏,产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病原学

致病微生物为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传染所致。

流行病学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是儿童后天性单耳感音神经性聋的常见原因。

解剖学与组织学

致聋患者的颞骨组织学检查发现,耳蜗螺旋器和血管纹严重萎缩、前庭膜塌陷、盖膜萎缩、底周和中周的盖膜与螺旋缘脱离,变为一个团块,底周的螺旋神经节细胞缺失;如并发毒性脑炎或脑膜炎,病毒可沿脑膜侵入内耳道,损伤听神经。腮腺炎病毒侵入内耳可经血液循环、脑脊液或鼓室等3条途经。

病理生理

内耳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均可阻碍声音的感受与分析或影响声音信息的传递。腮腺炎病毒进入内耳后,可致耳蜗血管纹、Corti氏器萎缩变形、螺旋神经纤维及神经节细胞减少,亦可同时出现前庭斑及壶腹结构的破坏,产生不可逆的病理变化。

临床表现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辅助检查

(一)听功能检查

1.音叉检查Rinne试验(±);Weber试验:偏健侧;Schwabach试验:受测试侧耳骨导缩短。

2.纯音听阈测试:气、骨导曲线下降,无气、骨导差。通常高频损失较重,少数以低频听力损失为主。

3.声阻抗检查:是判断鼓室气压功能和听骨链的完整性。

(二)影像学检查

可根据上述检查结果选定X线、CT或MRI检查,以协助确定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

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鉴别诊断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治疗

对于已发生听力损失者目前无特效治疗。

护理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患者教育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讲解相关知识,使病人及家属配合治疗。加强孕产期保健,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识,重视听力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病人生活要规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远离强噪声环境。如在强噪声环境工作者要注重自我保护。慎用耳毒性药物。

预后
此内容为收费内容
预防

本病重在疫苗接种,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传播。

作者
钟乃川
来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手册,第1版,978-7-117-23973-8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第2版,978-7-117-09353-8
临床低视力学,第1版,978-7-117-18383-3
现代临床护理学,第1版,978-7-117-20871-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978-7-117-06266-5|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版,978-7-117-06902-3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1版,978-7-117-06902-3
上一篇:中毒性聋 下一篇:麻疹引起的感染性聋
评论
发表评论
相关疾病
相关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