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称 :otogenic hydrocephalus
中文别名 :浆液性脑膜炎;脑膜积水;耳源性良性颅内压增高症
耳源性脑积水(otogenic hydrocephalus)又称“浆液性脑膜炎”,“脑膜积水”,“耳源性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等。耳源性脑积水大多属交通性脑积水,主要病理变化为脑室-蛛网膜下腔通路内脑脊液增多,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综合征为主要表现,预后一般良好。
脑脊液大都产生于脑室内的血管脉络丛(脑室脉络丛),从侧脑室经室间孔流入第3脑室,再经中脑水管(大脑导水管)入第4脑室,从第4脑室出口(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脑底和脑干周围的脑池、大脑和脊髓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入蛛网膜下腔后,被上矢状窦两旁的蛛网膜粒及皮层表面的小静脉所吸收,并注入硬脑膜窦。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经常保持动态平衡。
如脑脊液分泌过多,或蛛网膜粒吸收功能障碍,使脑脊液吸收过少,或因脑池、蛛网膜下腔发生粘连,使脑脊液的正常吸收受到影响,颅内脑脊液量增多,形成交通性脑积水。如因蛛网膜粘连,脑脓肿压迫等原因而使正中孔、外侧孔或其以上的部位发生闭塞,则脑室内的脑脊液不能外流而发生潴留,脑室逐渐扩大,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如因脑萎缩或脑缺损而引起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脑脊液量相对增多,但颅内压力不增高者,不称为脑积水。
耳源性脑积水病因未明,可能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等有关。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时,可引起颅内静脉回流受阻,蛛网膜粒吸收功能障碍,产生交通性脑积水。化脓性脑膜炎或脑脓肿穿破等,可引起室间孔、正中孔、外侧孔或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阻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
耳源性交通性脑积水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变组织,抗生素控制感染后,多有自愈倾向。如颅内压力甚高,应予脱水治疗或排液治疗。
由脑脓肿,尤其是小脑多发性脓肿引起的中脑导水管扭曲或第4脑室出口阻塞,仍以治疗脑脓肿,解除梗阻原因为主,并请神经外科协助治疗。如病情危急,可急行侧脑室引流术,以缓解症状。